哲理的诗,哲理古诗全集,哲理诗集,哲理诗辞古诗大全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昔有二翁,
同邑里而居。
甲翁之妻子去乡,
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
叟携酒至乙翁第,
二人对酌,
不亦乐乎!
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
然未尝登泰山,
君有意同行乎?
”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
然老矣,
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
汝之言!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
今吾辈方逾六旬,
何老之有!
”甲翁曰:“甚善!
”翌日,
二翁偕往,
越钱塘,
绝长江,
而至泰阴。
夜宿,
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
甲翁曰:“吾力尚可,
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
已至半山矣。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日出入安穷?
时世不与人同。
故春非我春,
夏非我夏,
秋非我秋,
冬非我冬。
泊如四海之池,
遍观是邪谓何?
吾知所乐,
独乐六龙,
六龙之调,
使我心若。
訾黄其何不徕下。
何事居穷道不穷,
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
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
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
幽人归独卧,
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
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
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
何所慰吾诚?
今日良宴会,
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
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
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
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
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
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
坎坷长苦辛。
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玉雪窍玲珑,
纷披绿映红。
生生无限意,
只在苦心中。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南顿张助,
于田中种禾,
见李核,
欲持去,
顾见空桑,
中有土,
因植种,
以余浆溉灌。
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
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
息阴下,
言:"李君令我目愈,
谢以一豚。
"目痛小疾,
亦行自愈。
众犬吠声,
盲者得视,
远近翕赫,
其下车骑常数千百,
酒肉滂沱。
间一岁余,
张助远出来还,
见之,
惊云:“此有何神,
乃我所种耳。
”因就斫之。
攀天莫登龙,
走山莫骑虎。
贵贱结交心不移,
唯有严陵及光武。
周公称大圣,
管蔡宁相容。
汉谣一斗粟,
不与淮南舂。
兄弟尚路人,
吾心安所从。
他人方寸间,
山海几千重。
轻言托朋友,
对面九疑峰。
开花必早落,
桃李不如松。
管鲍久已死,
何人继其踪。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衡门之下,
可以栖迟。
泌之洋洋,
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
必河之鲂?
岂其取妻,
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
必河之鲤?
岂其取妻,
必宋之子?
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回车驾言迈,
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
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
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
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
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
荣名以为宝。
常棣之华,
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
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
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
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
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
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
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
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
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
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
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
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
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
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
亶其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