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的诗,金朝古诗全集,金朝诗集,金朝诗辞古诗大全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斗靡夸多费览观,
陆文犹恨冗于潘。
心声只要传心了,
布谷澜翻可是难。
乙丑岁赴试并州,
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
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
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
葬之汾水之上,
垒石为识,
号曰“雁丘”。
同行者多为赋诗,
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
今改定之。
问世间,
情为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
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
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
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
未信与,
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
来访雁丘处。
沈宋横驰翰墨场,
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
合着黄金铸子昂。
眼中时事亦纷然,
拥被寒窗夜不眠。
骨肉他乡各异县,
衣冠今日是何年?
枯槐聚蚁无多地,
秋水鸣蛙自一天。
何处青山隔尘土,
一庵吾欲送华颠。
奇外无奇更出奇,
一波才动万波随。
只知诗到苏黄尽,
沧海横流却是谁?
惠远祠前晋溪水,
翠叶银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挂屏,
郁郁苍苍三十里。
中原北门形势雄,
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
但有麦浪摇春风。
君不见,
系舟山头龙角秃,
白塔一摧城覆没。
薛王出降民不降,
屋瓦乱飞如箭镞。
汾流决人大夏门,
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光彩,
河洛几度风烟昏。
东阙苍龙西玉虎,
金雀觚棱上云雨。
不论民居与官府,
仙佛所庐余百所。
鬼役天才千万古,
争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
死恨河南往来苦。
南人鬼巫好禨祥,
万夫畚锸开连岗。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几时却到承平了,
重看官家筑晋阳。
槐阴别院宜清昼,
入座春风秀。
美人图子阿谁留。
都是宣和名笔,
内家收。
莺莺燕燕分飞后,
粉淡梨花瘦。
只除苏小不风流。
斜插一枝萱草,
凤钗头。
乱后玄都失故基,
看花诗在只堪悲。
刘郎也是人间客,
枉向春风怨兔葵。
汉谣魏什久纷纭,
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
暂教泾渭各清浑。
塞上秋风鼓角,
城头落日旌旗。
少年鞍马适相宜。
从军乐,
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
先声已动辽西。
归期犹及柳依依。
春闺月,
红袖不须啼。
黄河九天上,
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
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
壮似钱塘八月,
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
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
双鹄过,
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
万古袐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
未必佽飞强射,
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
挝鼓过银山。
出处殊涂听所安,
山林何得贱衣冠。
华歆一掷金随重,
大是渠侬被眼谩。
纵横诗笔见高情,
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
出门一笑大江横。
湍声汹汹落悬崖,
见说蛟龙擘石开;
安得天瓢一翻倒,
蹑云平下看风雷。
金入洪炉不厌频,
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
肯放坡诗百态新?
排比铺张特一途,
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
争奈微之识碔砆。
万古文章有坦途,
纵横谁似玉川卢?
真书不入今人眼,
儿辈从教鬼画符。
日射人间五色芝,
鸳鸯宫瓦碧参差。
西山晴雪入新诗。
焦土已经三月火,
残花犹发万年枝。
他年江令独来时。
其一山无洞穴水无船,
单骑驱人动数千;
直使今年留得在,
更教何处过明年。
其二雁雁相送过河来,
人歌人哭雁声哀;
雁到秋来却南去,
南人北渡几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