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诗,清代古诗全集,清代诗集,清代诗辞古诗大全
关河冻合梨云,
冲寒犹试连钱骑。
思量旧梦,
黄梅听雨,
危阑倦倚。
披氅重来,
不分明出,
可怜烟水。
算夔巫万里,
金焦两点,
谁说与,
苍茫意?
却忆蛟台往事,
耀弓刀,
舳舻天际。
而今剩了,
低迷鱼艇,
模粘雁字。
我辈登临,
残山送暝,
远江延醉。
折梅花去也,
城西炬火,
照琼瑶碎。
远逐徐生迹,
移舟住别峰。
遗书搜孔壁,
仙路隔秦封。
流水去无尽,
故人何日逢?
乡书经岁达,
离恨转重重。
窗外绿阴添几许?
剩有朱樱,
尚系残春住。
老尽莺雏无一语,
飞来衔得樱桃去。
坐看面梁双燕乳。
燕语呢喃,
似惜人迟暮。
自是思量渠不与,
人间总被思量误。
梅花过了仍风雨,
著意伤春天不许。
西园词酒去年同,
别是一番惆怅处。
一枝照水浑无语,
日见花飞随水去。
断红还逐晚潮回,
相映枝头红更苦。
芭蕉不展丁香结,
匆匆过了春三。
罗衣花下倚娇憨。
玉人吹笛,
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
疏风拂面微酣。
树犹如此我何堪?
离亭杨柳,
凉月照毵毵。
其一春夜伤心坐画屏,
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
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
江东久殒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
唤出嫦娥诗与听。
其二沉沉心事北南东,
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
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
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
美人如玉剑如虹。
芭蕉叶叶为多情,
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
却教风雨怨秋声。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
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寒气暗侵帘幕,
孤负芳春小约。
庭梅开遍不归来,
直恁心情恶。
独抱影儿眠,
背看灯花落。
待他重与画眉时,
细数郎轻薄。
看斜阳一缕,
刚送得,
片帆归。
正岸绕孤城,
波回野渡,
月暗闲堤。
依稀是谁相忆?
但轻魂如梦逐烟飞。
赢得双双泪眼,
从教涴尽罗衣。
江南几日又天涯,
谁与寄相思?
怅夜夜霜花,
空林开遍,
也只侬知。
安排十分秋色,
便芳菲总是别离时。
惟有醉将醽醁,
任他柔橹轻移。
何处花先放?
向南三两村。
未春天似梦,
彻夜月无言。
且喜昏鸦散,
毋嫌翠羽喧。
众芳久寂寞,
赖汝照乾坤。
离离压残雪,
脉脉照溪滨。
一任夜五月,
何妨天不春!
芳华凭俗赏,
风味与谁亲?
只觉闭门后,
徘徊似有人。
丹青台殿起层层,
玉砌雕闹取次登。
禁近恩波蒙葬地,
内家香火傍掸灯。
丰碑巨刻书元宰,
碧海红尘问老僧。
礼罢空王三叹息,
自穿萝径拄孤藤。
极目离离,
遍地濛濛,
官桥野塘。
正杏腮低亚,
添他旖旎;
柳丝浅拂,
益尔轻飏。
绣袜才挑,
罗裙可择,
小摘情亲也不妨。
风流甚,
映粉红墙低,
一片鹅黄。
曾经舞榭歌场,
却付与空园锁夕阳。
纵非花非草,
也来蝶闹;
和烟和雨,
惯引蜂忙。
每到年时,
此花娇处,
观里夭桃已断肠。
沉吟久,
怕落红如海,
流入春江。
凤岭高登演武台,
排衙石上大风来。
钱王英武康王弱,
一样江山两样才。
高登桥下水汤汤,
朝涉河边露气凉。
行过淇园天未晓,
一痕残月杏花香。
深林几处啼鹃,
梦如烟。
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
蝶自舞,
莺自语,
总凄然。
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落花如梦凄迷,
麝烟微,
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
消瘦尽,
有谁知?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江势西来弯复弯,
乍惊风物异乡关。
百家小聚还成县,
三面无城却倚山。
帆影依依枫叶外,
滩声汩汩碓床间。
雨蓑烟笠严陵近,
惭愧清流照客颜。
一角西峰夕照中,
断云东岭雨蒙蒙。
林枫欲老柿将熟,
秋在万山深处红。
其一后人观古书,
每随己境地。
譬如广场中,
环看高台戏。
矮人在平地,
举头仰而企。
危楼有凭槛,
刘桢方平视。
做戏非有殊,
看戏乃各异。
矮人看戏归,
自谓见仔细;
楼上人闻之,
不觉笑喷鼻。
其二何处夫己氏,
作吏印悬肘;
望门计民赀,
掩取鱼入笱。
呜呼百金产,
中人岂易有!
饥肠忍吼牛,
劳筋羡眠狗;
铢铢积数世,
方期保敝帚。
一朝威攫之,
空空剩两手。
竭彼祖父力,
贻我子孙守;
天道果有知,
此物可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