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诗,清代古诗全集,清代诗集,清代诗辞古诗大全
洞户深深掩。
笑世间、浓脂腻粉,
那般妆点。
认取朦胧明月下,
不许东风偷飐。
偏触动、词人系念。
昨日微阴今日雨,
好春光有限无馀欠。
肯为我,
一时暂。
冰绡雾縠谁烘染?
爱依依、柔条照水,
靓妆清艳。
墙角绿阴栏外影,
印上芸窗冰簟。
隔一片、清阴暗澹。
不是封姨情太薄,
是盈盈树底魂难忏。
春欲暮,
易生感。
万里金波照眼明,
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没三山影,
浩荡还流六代声。
水底鱼龙惊静夜,
天边牛斗转深更。
长风瞬息过京口,
楚尾吴头无限情。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野寺分晴树,
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
一路落松花。
造物无言却有情,
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声。
我梦扬州,
便想到扬州梦我。
第一是隋堤绿柳,
不堪烟锁。
潮打三更瓜步月,
雨荒十里红桥火。
更红鲜冷淡不成圆,
樱桃颗。
何日向,
江村躲;
何日上,
江楼卧。
有诗人某某,
酒人个个。
花径不无新点缀,
沙鸥颇有闲功课。
将白头供作折腰人,
将毋左。
云旗庙貌拜行人,
功罪千秋问鬼神。
剑舞鸿门能赦汉,
船沉巨鹿竟亡秦。
范增一去无谋主,
韩信原来是逐臣。
江上楚歌最哀怨,
招魂不独为灵均。
土花曾染湘娥黛,
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
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
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
方响前头见玉萧。
南浦西风合断魂,
数枝清影立朱门。
可知春去浑无迹,
忽地霜来渐有痕。
家世凄凉灵武殿,
腰肢憔悴莫愁村。
曲中旧侣如相忆,
急管哀筝与细论。
红闺紫塞昼飞霜,
顾影羞窥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
当年花絮已空箱。
梦残舞榭还歌榭,
泪落岐王与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
错教根植善和坊。
阑风伏雨暗江城,
扶病将愁起送行。
烟月扬州如梦寐,
江山建业又清明。
夜乌啼断门前柳,
春鸟衔残花外樱。
尊酒前期君莫忘,
药囊我欲傍余生。
鞭影落春堤,
绿锦鄣泥卷。
脉脉逗菱丝,
嫩水吴姬眼。
啮膝带香归,
谁整樱桃宴。
蜡泪恼东风,
旧垒眠新燕。
山郡逢春复乍晴,
陂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
雪后千峰半入城。
曾经沧海,
又来沙漠,
四千里外关河。
骨相①空谈,
肠轮自转,
回头十八年过。
春梦醒来么?
对春帆细雨,
独自吟哦。
惟有瓶花,
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
剩风尘面貌,
自看如何?
鉴不因人,
形还问影,
岂缘醉后颜酡?
拔剑欲高歌。
有几根侠骨,
禁得揉搓?
忽说此人是我,
睁眼细瞧科。
孤灯引梦记朦胧,
风雨邻庵夜半钟。
我再来时人已去,
涉江谁为采芙蓉?
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其八太行一脉走蝹蜿,
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
此山不语看中原。
其八十三只筹一缆十夫多,
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穈太仓粟,
夜闻邪许泪滂沱!
其八十七故人横海拜将军,
侧立南天未蕆勋。
我有阴符三百字,
蜡丸难寄惜雄文。
其一百二十五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其一百三十陶潜酷似卧龙豪,
万古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
二分梁甫一分骚。
秋风吹到江村,
正黄昏,
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
一叶落,
数声角,
断羁魂,
明日试看衣袂有啼痕。
秋色冷并刀,
一派酸风卷怒涛。
并马三河年少客,
粗豪,
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
燕赵悲歌事未消。
忆昨车声寒易水,
今朝,
慷慨还过豫让桥。
珍重芳姿昼掩门,
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
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
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
不语婷婷日又昏。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
曰资湘,
曰沅湘;
故有“三湘”之名。
洞庭即湘水之尾,
故君山曰湘山也。
资湘亦名潇湘,
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
土人尚曰潇溪,
其地曰萧地。
见《宝庆府志》。
《水经注》不言潇水,
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
遂以蒸湘为潇湘,
而三湘仅存其二矣。
予生长三湘,
溯洄云水,
爰为棹歌三章,
以正其失,
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其一后人观古书,
每随己境地。
譬如广场中,
环看高台戏。
矮人在平地,
举头仰而企。
危楼有凭槛,
刘桢方平视。
做戏非有殊,
看戏乃各异。
矮人看戏归,
自谓见仔细;
楼上人闻之,
不觉笑喷鼻。
其二何处夫己氏,
作吏印悬肘;
望门计民赀,
掩取鱼入笱。
呜呼百金产,
中人岂易有!
饥肠忍吼牛,
劳筋羡眠狗;
铢铢积数世,
方期保敝帚。
一朝威攫之,
空空剩两手。
竭彼祖父力,
贻我子孙守;
天道果有知,
此物可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