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心旷的诗,有关心旷的诗句古诗诗词,心旷诗句诗辞
合沓岩嶂深,
朦胧烟雾晓。
荒阡下樵客,
野猿惊山鸟。
开门听潺湲,
入径寻窈窕。
栖鼯抱寒木,
流萤飞暗筱。
早霞稍霏霏,
残月犹皎皎。
行看远星稀,
渐觉游氛少。
我行抚轺传,
兼得傍林沼。
贪玩水石奇,
不知川路渺。
徒怜野心旷,
讵恻浮年小。
方解宠辱情,
永托累尘表。
夙心旷何许,
日暮依林薄。
流水不待人,
孤云时映鹤。
濛濛千万花,
曷为神仙药。
不遇烂柯叟,
报非旧城郭。
十年别乡县,
西云入皇州。
此意在观国,
不言空远游。
九衢平若水,
利往无轻舟。
北洛反初路,
东江还故丘。
春山多秀木,
碧涧尽清流。
不见子桑扈,
当从方外求。
世业传儒行,
行成非不荣。
其如怀独善,
况以闻长生。
家近华阳洞,
早年深此情。
巾车云路入,
理棹瑶溪行。
天地朝光满,
江山春色明。
王庭有轩冕,
此日方知轻。
平生非作者,
望古怀清芬。
心以道为际,
行将时不群。
兹山在人境,
灵贶久传闻。
远势一峰出,
近形千嶂分。
冬春有茂草,
朝暮多鲜云。
此去亦何极,
但言西日曛。
昔贤居柱下,
今我去人间。
良以直心旷,
兼之外视闲。
垂纶非钓国,
好学异希颜。
落日登高屿,
悠然望远山。
溪流碧水去,
云带清阴还。
想见中林士,
岩扉长不关。
名岳征仙事,
清都访道书。
山门入松柏,
天路涵空虚。
南极见朝采,
西潭闻夜渔。
远心尚云宿,
浪迹出林居。
为己存实际,
忘形同化初。
此行良已矣,
不乐复何如。
生长湖山曲。
羡吴儿、呼吸湖光,
饱餐山渌。
世外不须论隐逸,
谁似先生冰玉。
自骨冷、神清无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
炯双瞳、碧色光相烛。
遗妙语,
看不足。
生平高节难为绩。
到如今、凛凛风生,
言犹可录。
不作相如封禅藁,
身后谁荣谁辱。
争肯效、白头吟曲。
好与水仙为伴侣,
傍西湖、湖畔脩脩竹。
时一酹,
荐秋菊。
范文正岳阳楼记:庆西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余作文记之。
予观夫巴陵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
连日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耀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
微斯人,
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二十五日记。
庾公心旷远,
府事局耳目。
遂与南湖游,
虚襟涤烦燠。
始知皇天意,
积水在亭育。
细流信不让,
动物欣所蓄。
万顷合天容,
洗然无云族。
峭蒨瞩仙岭,
超遥随明牧。
知公爱澄清,
波静气亦肃。
已见横流极,
况闻长鲸戮。
中洲暂采蘋,
南郡思剖竹。
向夕分好风,
飘然送归舳。
摇落江天万木空,
雁行斜戛塞垣风。
征闺捣月离愁远,
旧馆眠云旅梦通。
郢客岂能陪下里,
皋禽争肯恋樊笼。
此心旷荡谁相会,
尽在南华十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