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帽曳丝云带雨,琼梳环髻水围山。
江村五月黄梅过,十里人烟渺莽间。
佛螺双髻矗层岚,云穴呀空藓晕衔。
异日主公求肖像,居然认得传溪岩。
池亭雨过一番凉,云髻罗裙客两旁。
不觉行人离恨远,贪看积水照筵光。
满堂樽俎欢方剧,极目江湖意自长。
归去伊川潇洒地,不须遗念属清湘。
宝髻绾双螺,蹙金罗抹。红袖珍珠臂。十三弦上,小小剥葱银甲。阳关三叠遍、花十八。雁行历历,莺声恰牵洗尽歌腔旧呕哑。坐中狂客,不觉琉璃杯滑。缠头莫惜与、金钗插。
破瓜年纪,黛螺垂、双髻珍珠罗抹。娅吴音娇滴滴,风里啼莺声怯。飞燕精神,惊鸿标致,初按梁州彻。舞裙微褪,汗香融透春雪。少陵词客多情,当年曾烂赏,湖州风月。自恨寻春来已暮,子满芳枝空结。湘佩轻抛,韩香偷许,空想凌波袜。章台杨柳,可堪容易攀折。
呼船下平湖,山如髻鬟瞰。
物华逼摇落,水明天淡淡。
中藏今古愁,岁月不可勘。
为语羊征南,声名本来暂。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
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寿宫不惜铸南人,
柔肠早被秋波割。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
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土花漠碧云茫茫,
黄河欲尽天苍黄。
四溟杯渌醑,五岳髻青螺。挥汗曾成雨,画地亦成河。
宝髻双双出绮丛。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鱼子笺中此宛转,龙香拨上语玲珑。明朝车马莫西东。
山如螺髻塔如簪,三面江环一径深。
晓雾拂岩凝蜃气,夜潮归壑听龙吟。
恋凉人坐临流石,带暝禽投隔岸林。
独憾宝香名未称,只就唤作小江心。
红象作小梳,髻龙盘漆发。
香泥捣守宫,染透桃花骨。
白马不归来,倚床弄红拂。
桂阴绿团团,坐对玲珑月。
楚女腰肢越女腮。粉圆双蕊髻中开。朱弦曲怨愁春尽,渌酒杯寒记夜来。新掷果,旧分钗。冶游音信隔章台。花间锦字空频寄,月底金鞍竟未回。
凤髻绿云丛,深掩房栊。锦书通,梦中相见觉来慵。
匀面泪,脸珠融。因想玉郎何处去,对淑景谁同?
小楼中,春思无穷。倚阑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起东
风。
斜日照帘,罗幌香冷粉屏空。海棠零落,莺语残红。
霞佩缀仙班,春风拥髻鬟。
应无世间梦,怅望碧溪湾。
与谁天末分青髻,长向人间画翠峨。
钗凤摇金,髻螺分翠。铢衣稳束宫腰细。绿柔红小不禁风,海棠无力贪春睡。剪水精神,怯春情意。霓裳一曲当时事。五陵年少本多情,为何特地添憔悴。
髻钗初上朝云卷。眼波翻动眉山远。一曲杜韦娘。当年枉断肠。佳期如好月。拟满还须缺。别易见应难。长须仔细看。
樱桃花底,相见颓云髻。
的的银无限意,消得和衣浓睡。
当时草草西窗,都成别后思量。
料得天涯异日,应思今夜凄凉。
芳妍独殿绿阴阑,几簇流琼拥髻鬟。
攒粉倚风摇舞地,妒晴抛日透飞关。
蝶魂春聚苍枝顶,雪片寒团翠幄间。
花压露梢如许重,有瓶难插懒能攀。
三髻山侗化卧单。诸公休要做艰难。三条乾布有馀宽。每幅度量须六尺,通为二九体长安。不愁炎暑与严寒。
汉字髻的含义
髻
(形声。从髟,表示与毛发有关,吉声。本义:发髻) 同本义 [wispy bun;hair worn in a bun or coil]
头上倭堕髻。――《乐府诗集·陌上桑》
椎髻仰面。――明·魏学洢《核舟记》
汝梳双髻(髻,梳在头顶上的发结。)――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髻珠(髻上的明珠;比喻主旨、善谛);髻丫(盘在头顶左右两侧的发结);髻根(发髻盘结如盘根错节);髻子(即发髻,头发拖到后面结成一个髻)
髻鬟
[coiled bun] 环形发髻
髻鬟之始掠。――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髻jì盘在头顶的发结:发~。梳头扎~。
────────────────—
髻jié 1.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