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瓦如鳞百尺梯,遥看突兀与云齐。
宝帘风定灯相射,绮陌尘香马不嘶。
星陨半空天宇静,莲生陆地客心迷。
归途细踏槐阴月,家在花行更向西。
散发披襟一再窥,未甘兀兀守书痴。
且圆照尽天圆处,秋半凉当夜半时。
人世无灯方作梦,山翁有酒更能诗。
此心除却嫦娥外,惟许崚嶒瘦影知。
飘飘萧萧松百赤,突突兀兀云半肩。
放□□□□□调,刚被时人唤作禅。
虚斋篆炉烟,兀然得禅寂。
虽有锦绣肠,画饼安可食。
石虎城西彬水边,支提突兀祖灯传。
有人认得双岩桂,何必庭前柏子禅。
树绕高花兀老苍,风流旧日汉黄香。
虽非有意争妍暖,岂是无心避雪霜。
须髯残雪兀陈编,炀者何由更避烟。
荣宦君方收晚岁,论交我亦得忘年。
佐州相与营杯水,有路从今出瓮天。
一日尚能千里驾,此间老骥不须鞭。
双童肩竹舆,兀兀如乘舟。
及兹朝暑微,远访招提幽。
苍山望中横,清泉脚底流。
所历已殊胜,况乃穷林丘。
僧房在在凉,逢迎足茶瓯。
岸帻幽鸟鸣,横琴素烟福
倦借一榻眠,吾生复何求。
薰风溪上来,虚檐散飕飕。
开怀若倾倒,忽去不可留。
人间苦炎热,物外常清秋。
或名非所期,聊寻赤松游。
纷纷吏民散,遗我以兀然。
悄悄今夕意,鸟影驰隙间。
向来房州谷,採药危得仙。
忽驾太守车,出处宁非天。
何妨暂阅世,谋行要当先。
西斋一壶酒,微雨新秋还。
蛛网闪明晦,叶声饯岁年。
呼儿具纸笔,录我醉中言。
兀兀篷窗坐似禅,景州城外更凄然。
官河宛转无风力,马曳驴拖鼓子船。
卓然精明念不起,兀然灰槁照不灭。
方定之时慧在定,定慧寂照非两法。
妙湛总持不动尊,默然真入不二门。
语息则默非对语,此话要将周易论。
诸方人人把雷电,不容细看真头面。
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江东三语掾。
兀坐斋头对此君,闲游牵尔便为群。
许多烟景随莺住,强半春光与客分。
久雨乍晴花尽放,易寒成暖酒微醺。
墨池何处寻遗迹,大梦山前杂暮云。
高山奇树似城南,兀坐联诗兴不厌。
一自韩孟归去后,谁人敢把兔毫拈。
山头兀坐已忘年,咫尺孤云两角天。
但有圆明真实在,是身何往不安禅。
突兀倚苍穹,谁云巧妙工。
滴□岩已竭,神运□常空。
人入嵌□里,春归秋□中。
□翁何处在,孤塔凛高风。
茂树幽花兀老苍,不随众卉入词常
虎头点点开金粟,犀首累累佩印章。
明月上时疑白傅,清风度处越黄金。
人才生世元如此,不为无人不肯芳。
兀兀默耕,天成地平。
一心无住住,万像不生生。
起家空劫壶中句,借伴今时路上行。
搅丛林人七八处,今行而据;握拄杖子四十年,
师坐而横。用之不敝,
虚而不盈。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
)
突兀临飞鸟,溪僧惯往来。
云山多乐处,且入小天台。
兀兀蘧蘧也大奇,眼花花处蝶飞飞。
先生饱惯人间事,只麽残年是解围。
汉字兀的含义
兀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同本义 [towering and level]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光秃(如毛发)的 [bald]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茫然无知 [utterly ignorant]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不够稳定 [unstable]。如:兀突突(形容心跳不安)
独立 [independent]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
兀wù
⒈高而上面平坦的样子,秃:突~。蜀山~。~鹫(猛禽,头和颈上的羽毛退化而裸露)。
⒉茫然无知的样子:~若无。
⒊[兀自]还,尚:~自坐着。
⒋元曲里用作发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