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垂杨最有情,暖风吹绿渐冥冥。
雨深炀帝宫前见,月落桓伊笛里听。
叶暗乍堪藏乳燕,花飞终恨化浮萍。
分携欲折长条赠,愁绝河桥酒幔青。
一路桃花愁杀人,柳塘茅屋正宜春。
春风不是不相识,不遣春山养病身。
路穷川岛上,果值古仙家。阴洞长鸣磬,石泉寒泛花。
莓苔深峭壁,烟霭积层崖。难见囊中术,人间有岁华。
登登石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密密丹房叠叠花,一枝临路为人斜。
丁宁语鸟传春意,白下门东第几家。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芜看茗归。乍削柳枝聊代札,
时窥云影学裁衣。身闲始觉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
外物寂中谁似我,松声草色共无机。
青云直上路初通,已在明君倚注中。欲遣为霖安九有,
先令作相赞东宫。自从忠谠承天眷,更用文篇续国风。
最是何人感恩德,谢敷星下钓渔翁。
丹雘苍苍簇背山,路尘应满旧帘间。
玄宗不是偏行乐,只为当时四海闲。
从君勇断抛名后,世路荣枯见几回。门外红尘人自走,
瓮头清酒我初开。三冬学任胸中有,万户侯须骨上来。
何幸相招同醉处,洛阳城里好池台。
又拚十日作山行,去路一程高一程。
三十年游游未了,青山应笑白髭生。
葱路桃溪浩莽春,彤甍栱桷曜芳晨。
衣如方士客閒剧,园号仪同势绝伦。
梓幄桂旂端解赋,橘藩筱坞孰为邻。
畦畦姜芋葵荽蓼,物物蕃滋辅主人。
飞絮游丝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
偶然画出寻诗意,未必新诗待画传。
避暑清溪曲,舟行路不穷。
诗成孤屿上,酒尽夕阳中。
绿竹含秋色,红蕖送晚风。
归来就明月,移棹水云东。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骇骅骝。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作翠蛾羞。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短桥斜路入松林,何止能销利欲心。
眼悟一真清净色,耳通千古泰和音。
尺量梢影邀僧记,竹护根茎恐鹤侵。
莫讶塼炉多宿火,春晴犹似处云深。
七堠长亭路,前程已不多。
最欺吾老者,绝奈后生何。
去晚陶弘景,迷凶马伏波。
幸逢黄菌耦,且赋紫芝歌。
老禅和筑退居庵,识路何须待指南。
野叟得年今九九,星翁布算更三三。
有诗入梦撩灵运,无藁藏山愧史谈。
愚智同归一抔土,管他后世传非聃。
江南江北路迢迢,往事东风恨未消。
昨夜杜鹃啼不了,始知春在洛阳桥。
闻君出宰洛阳隅,宾友称觞饯路衢。
别后相思在何处,只应关下望仙凫。
第九十四卷
未驾青鸾返帝乡,三江七潭路茫茫。
看山看水无程数,渔艇为家芡作粮。
汉字路的含义
路〈名〉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road]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
路lù
⒈道,来往的通道:~途。~径。道~。铁~。〈引〉路程:八千里~。
⒉方向,条理,途径:出~。思~。活~。忠谏之~。
⒊方面,地区:几~进攻。东~货物。
⒋种类:头~货。大~货。三~货。
⒌〈古〉车:筚~(柴车)。
⒍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地区"。
────────────────—
路luò 1.通"落"。以绳周绕。 2.通"乐"。 3.见"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