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符字的诗,含有符字古诗词,诗中有符字的诗句,古诗中包含符字的诗词

古诗词按字查询

请输入关键词:

例如:想查询字开头的诗,请输入汉字

查询类型: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
玉律潜一古琴, 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 九疑猿鸟满山吟。
赵得宝盛, 山河功业存。 三千堂上客, 出入拥平原。 六国扬清风, 英声何喧喧。 大贤茂远业, 虎竹光南藩。 错落千丈松, 虬龙盘古根。 枝下无俗草, 所植唯兰荪。 忆在南阳时, 始承国士恩。 公为柱下史, 脱绣归田园。 伊昔簪白笔, 幽都逐游魂。 持斧冠三军, 霜清天北门。 差池宰两邑, 鹗立重飞翻。 焚香入兰台, 起草多芳言。 夔龙一顾重, 矫翼凌翔鹓.赤县扬雷声, 强项闻至尊。 惊飙颓秀木, 迹屈道弥敦。 出牧历三郡, 所居猛兽奔。 迁人同卫鹤, 谬上懿公轩。 自笑东郭履, 侧惭狐白温。 闲吟步竹石, 精义忘朝昏。 憔悴成丑士, 风云何足论。 猕猴骑土牛, 羸马夹双辕。 愿借羲皇景, 为人照覆盆。 溟海不振荡, 何由纵鹏鲲。 所期玄津白, 倜傥假腾鶱.
帝下赤霄, 搜求造化炉。 中台归内座, 太一直南都。 黄霸乘轺入, 王尊叱驭趋。 万人东道送, 六纛北风驱。 栈阁才倾盖, 关门已合繻.贯鱼行逦迤, 交马语踟蹰。 去速熊罴兆, 来驰虎豹夫。 昔怜三易地, 今讶两分途。 别路环山雪, 离章运寸珠。 锋铓断犀兕, 波浪没蓬壶。 区宇声虽动, 淮河孽未诛。 将军遥策画, 师氏密訏谟。 汉上坛仍筑, 褒西阵再图。 公方先二虏, 何暇进愚儒。
一鹗韦公子, 新恩颁郡。 岛夷通荔浦, 龙节过苍梧。 地理金城近, 天涯玉树孤。 圣朝朱绂贵, 从此展雄图。
昔佩兵去, 今持相印还。 天光临井络, 春物度巴山。 鸟道青冥外, 风泉洞壑间。 何惭班定远, 辛苦玉门关。
倦贰文昌, 乐请左, 双旌去指东藩。 有腰金新宠, 昼锦荣观。 独步文章, 家传素业, 世宝青毡。 动欢声和气, 里巷初惊, 侍从衣冠。 朱门映柳, 绮窗临水, 盛游应记当年。 端解道、香留罗袜, 墨在蛮笺。 惆怅江边侧帽, 寻思花底遗鞭。 不如沈醉, 莫思身外, 且斗樽前。
圣运潜瑞玉龙, 自兴云雨更无踪。 不如渭水沙中得, 争保銮舆复九重。
至德天道, 龙媒应圣明。 追风奇质异, 喷玉彩毛轻。 躞蹀形难状, 连拳势乍呈。 效材矜逸态, 绝影表殊名。 岐路宁辞远, 关山岂惮行。 盐车虽不驾, 今日亦长鸣。
一卷阴, 二石硬弓, 百斤宝刀。 更玉花骢喷, 鸣鞭电抹, 乌丝阑展, 醉墨龙跳。 牛角书生, 虬髯豪客, 谈笑皆堪折简招。 依稀记, 曾请缨系粤, 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 谁信道凄凉今折腰。 怅燕然未勒, 南归草草, 长安不见, 北望迢迢。 老去胸中, 有些磊块, 歌罢犹须著酒浇。 休休也, 但帽边鬓改, 镜里颜凋。
中岁分典石城, 两朝趋陛谒承明。 阙下昨承归老疏, 天南今切去乡情。 亲知握手三秋别, 几杖扶身万里行。 伯道暮年无嗣子, 欲将家事托门生。
拜官门外发辉光, 宿卫阴注几行。 行处近天龙尾滑, 猎时陪帝马鬃香。 九城王气生旗队, 万里寒风入箭疮。 从此浩然声价歇, 武中还有李襄阳。
王室长庆, 环中得水精。 任圆循不极, 见素质仍贞。 信是天然瑞, 非因朴斫成。 无瑕胜玉美, 至洁过冰清。 未肯齐珉价, 宁同杂佩声。 能衔任黄雀, 亦欲应时明。
宸翰玄造, 荣题国子门。 笔锋回日月, 字势动乾坤。 檐下云光绕, 梁间鹊影翻。 张英圣莫拟, 索靖妙难言。 为著盘龙迹, 能彰舞凤蹲。 更随垂露像, 常以沐皇恩。
瞳日, 争插新桃换旧。 ”东坡诗云:“老去怕看新历日, 退归拟学旧桃。 ”古今绝唱也。 吕居仁诗有“画角声中一岁除。 平明更饮屠苏酒”之句, 政用以为故事耳。 芗林退居之士年, 戏集两公诗, 辄以鄙意足成浣溪沙, 因书以遗灵照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瞳瞳晓色上林庐。 老去怕看新历日, 退归拟学旧桃。 青春不染白髭须。
圣主重兵权, 分属大贤。 中军仍执政, 丞相复巡边。 翕习戎装动, 张皇庙略宣。 朝荣承睿札, 野饯转行旃。 亭障东缘海, 沙场北际天。 春冬见岩雪, 朝夕候烽烟。 已勒封山记, 犹闻遣戍篇。 五营将月合, 八阵与云连。 经略图方远, 怀柔道更全。 归来画麟阁, 蔼蔼武功传。
使君紫绶新竹, 叶赪老弟兄。 西风吹棹过湖亭。 杨柳夫渠相伴、也多情。 况是瀛州侣, 来同酒盏倾。 白沤浑不避双旌。 一种风流人似、玉壶清。
淮上五分, 名在图书东壁。 坐对书成多暇, 写青箱千帙。 一杯先为祝东风, 丹诏来朝夕。 何处称公挥翰, 定北扉西掖。 右郑直阁
余辞郡去, 尔为外事牵。 宁知风雪夜, 复此对床眠。 始话南池饮, 更咏西楼篇。 无将一会易, 岁月坐推迁。
东南一望可长吁, 犹忆王孙领虎。 两地干戈连越绝, 数年麋鹿卧姑苏。 疲甿赋重全家尽, 旧族兵侵太半无。 料得伍员兼旅寓, 不妨招取好揶揄。
符字的释义

汉字符的含义及解释

符〈名〉

(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符信 [tally]

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

门关用符节。――《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

若合符节。――《孟子》

封皇帝玺符节。――《汉书·高帝纪》

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符玺(古代帝王的印章);符宝郎(古官名。即“符玺郎”,掌管皇帝八宝及国家的符节);符契(符券契约一类文书

符 fú

⒈〈古〉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的凭证。用金、玉、铜、木、竹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起来以验证真假:兵~。窃~救赵。

⒉记号,标志:音~。标点~号。安全~号。

⒊相合,一致:完全~合。完全相~。

⒋道士、巫婆等搞迷信活动骗人钱财所画的图形或线条,骗说"可以驱逐鬼神":~咒、灵~等等都是骗人的把戏。

诗词大全
经典诗集
诗集大全
各个朝代的诗
课本古诗诗辞
黄历查询
日历查询
今年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