扆齐机鲁镇天关,左右微垣列两班。
大展明堂俱翕受,黄河东畔少游山。
如何小郡滞清贤,未得徵归振鹭班。
莫怕三年持汉诏,犹胜迁客卧商山。
俱谙宦路须推命,同有诗情合好闲。
唯是谪官无考限,比君知向几时还。
半世金闺彦,中年碧落班。
一般俱紫橐,千古忽青山。
秋入篇章里,春生岳牧间。
汾阳旧部曲,白发万人潸。
前殿听宣中禁制,南宫看集外朝班。
星辰影落三阶下,桃李阴成四海间。
数事平反转两官,金章不博鬓毛班。
继今功大勿全有,从古恩多宁少悭。
神霄宫殿五云间,羽服黄冠缀晓班。
诏许群臣亲受籙,步虚声裹认龙颜。
想见朱衣吏,催排玉笋班。
老臣绝朝谒,北望祝南山。
我兄同昔席,我亦接青班。
不尽明时用,空令老泪潸。
笋联才胃监,竹使只乡关。
时岂无知己,吁嗟世路难。
任教寒畯着先鞭,尽使权豪紊选班。
纵诮我迂嗤我矫,个中所负重於山。
判与渔樵日往还,鹤亡蜂遁径苔班。
何人不弃寻常事,有弟相忘咫尺间。
宽网及余端已老,祥琴相尔未应閒。
但将丘壑全分付,可待移文始厚颜。
一相今年老,三孤只旧班。
鼎彝都刻了,杖屨不胜闲。
青遍人间眼,朱生镜里颜。
君王记弧节,应赐寿香山。
送春风雨苦潺潺,得告今朝免缀班。
卧听鸠啼花落尽,此身如在故园间。
卓尔金闺彦,颀然玉笋班。
周旋三友益,零落十年间。
轣辘灵輀动,悠扬素旐还。
暮年怀抱爱,应未辨追攀。
古来静治得清闲,我愧真常也一班。
举酒东荣挹江海,回樽落日劝湖山。
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笑指西南是归路,倦飞弱羽久知还。
我荷锄时君赐环,君归我复造清班,无由促席暂握手,每得寄声聊解颜。
造物不令成老伴,著书犹喜在名山。
半年仅得陈蓴鲫,白首临风涕自潸。
纖纶鱼罗尾,鸣镞雉摧班。
得处亦多矣,风前任鬓班。
年过半百外,天与一生閒。
莹净云间月,分明雨后山。
中心无所愧,对此敢开颜。
苍龙阙角回金斗,文德门南散晓班。
车马纷纷残雪里,镂银剪彩舞新幡。
昼漏新添刻,春寒早放班。
恩随宽大诏,一日遍人间。
禁殿薰风传赐敕,宫门晓日缓催班。
小臣未报君恩重,耿耿孤君入梦间。
汉字班的含义
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divide equally]
班,分瑞玉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又如:班瑞(颁还瑞玉;颁赐祥瑞)
分开;离群 [separate;part]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又如:班马
赏赐;分给 [reward]
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又如:班扬符赏(颁布相应的赏赐);班授(颁发授予);班散(分给);班赐(颁赐;分赏)
分布;铺开 [distribute;spread]
遇
班 bān
①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级。
②指一天之内的一段工作时间:上~、夜~。
③军队的基层单位,在之下。
④旧时用于剧团的名称:徽~。
⑤量词:这~老同志不服输、搭下一~飞机。
⑥有固定线路并定时开行的:~车、~机。
⑦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回朝。
⑧姓。
【班禅】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之一。1645年格鲁派领袖罗桑却吉坚赞始称班禅(班禅四世)。1713年清政府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其地位。此后历世班禅活佛转世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至今已传10世。又叫班禅额尔德尼。例任后藏扎什伦布寺住持。
【班禅额尔德尼】见【班禅】。
【班禅四世】(1567-1662)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本名罗桑却吉坚赞。后藏人。13岁时在日喀则附近温贡寺出家。天启二年(1622)成为达赖五世之师。倡议联合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遣使朝清。清顺治二年(1645)被固始汗赠以尊号,是班禅活佛系统获得名号的开始。后死于扎什伦布寺。
【班超】(32-102)东汉名将。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明帝永平十六年(73),奉命率36人赴西域(今新疆地区)。攻杀匈奴派驻鄯善的官员,平定莎车等地贵族叛乱,击退匈奴的反扑和月氏的进攻,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和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帝永元三年(91),任西域都护。永元十四年(102)病死洛阳。
【班房】
①旧时衙门里衙役值班的地方。也指衙役。
②监狱;拘留所。
③教室。
【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明帝在位时为兰台令史,后为典校秘书。历时20余年,撰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和帝永元元年(89),因窦宪擅权案株连,获罪,死于狱中。著述另有《班兰台集》、《白虎通义》。与司马迁并称为(或马班)。
【班联会】学生会。
【班门弄斧】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门前卖弄本领。班:鲁班,春秋时鲁国有名的木匠。
【班师】调回打仗的军队。也指军队胜利归来。
【班田收授法】日本大化改新时的一种土地赋税制度。646年在全国推行。主要内容是:政府对6岁以上平民,每6年班给口分田一次,受田农民须向国家缴纳租、庸、调赋税。
────────────────—
班biàn 1.区别,辨别。 2.治理。 3.周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