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古南阳,问俗仁孝敦。
坐读杜羔传,起访城西园。
伟哉是家事,作传堪千言。
当年怀橘处,华屋澹晓暾。
大松荫后楹,小松罗前轩。
风露所沐浴,千载当连根。
我已废蓼莪,感兹泪河翻。
叶声含三叹,送我出园门。
州里谁如此达尊,户庭深静最情敦。
不将尺牍通当路,却枉扁舟访杜门。
每见色温如有属,欲书心槐不能言。
从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横塘两献樽。
情均骨肉谓尧民,我辈相仍敢不敦。
越人可笑盟车笠,四海要知皆弟昆。
刘郎好诗又能文,方我奔窜义甚敦。
为亲未葬走人门,闭门却扫不足论。
若子能来过我门,端知良遂志弥敦。
微尘破处得经卷,万象纷时空眼根。
与世支离谁恶意,怪人棱瘦自秋痕。
归兴定到家林稳,山月流明洗夜昏。
飘萧黄叶覆秋根,此日霜菊事不敦。
腊意渐浓寒倍至,桐风半凛体虚温。
谁家竖子归箫里,诉那当年啮指痕。
对此时声山骨瘦,讷来另表一殇魂。
大国修聘礼。
亲邻自此敦。
张旜事原隰。
负扆报成言。
西过犯风露。
北指度轘辕。
交欢值公子。
展礼觌王孙。
何以誉嘉树。
徒欣赋采蘩。
四牢盈折俎。
三献满罍樽。
人臣无境外。
何由欣此言。
风俗既殊阻。
山河不复论。
无因旅南馆。
空欲祭西门。
眷然惟此别。
夙期幸共存。
羊胖与鬷蔑,雅好非宿敦。
携手遽升堂,一语不待烦。
物理适相感,岂用疏戚论。
夫君今则亡,遗言空复存。
乃能使余悲,览之涕澜翻。
曩在岁丙午,烽烟塞天阍。
四溟波荡沃,公方卧山樊。
忽抚西平传,愤闷神飞鶱。
尚想绣帽翁,凛凛躬橐鞬。
指顾还两都,笋簴安陵园。
唐家有遗黎,不识金鼓喧。
掩卷泪如迸,汗简犹班痕。
平时闾阎中,聊乘下泽辕。
岂知中激烈,感慨在元元。
斯言当余意,为恸声复吞。
但闻神州地,昼暝烟尘昏。
故老不可得,华屋今丘墦。
九原傥作兴,余欲重与论。
汉字敦的含义
敦
(形声。从“攴”,表示与以手持械的动作有关。本义:投掷)
厚道。诚朴宽厚;厚重;笃实 [honest;sincere]
说礼乐而敦诗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乞言,从求善言,可以为政者,敦使受之。――《诗·行苇·序》郑笺
尽力莫如敦笃。――《左传·成公十三年》
敦祗恭厚。――《韩非子·难言》
乐者敦和。――《礼记·乐记》
乃夫敦乐而无忧。――《礼记·乐记》
敦外亲。――《汉书·鲍宣传》
又如:敦雅(敦厚文雅);敦固(敦厚巩固);敦笃(敦厚笃实);敦勉(敦厚勤勉);敦至(笃实周全);敦善(敦良,敦厚善良)
厚实 [thick]
使虞敦匠。―
敦 dūn
①诚恳:~请。
②姓。
【敦促】诚恳地催促。
【敦厚】忠厚。
【敦煌石窟】中国著名石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县东南。前秦建元二年(366),僧乐尊开始凿窟造象。历经隋、唐以至元代,均有所修建。现尚存有壁画和雕塑作品的共486窟,计有壁画12万平方米,造像2415尊。壁画包括本生、佛传、经变、供养人和建筑彩画图案等;造像都是泥塑,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从4世纪到14世纪的部分社会生活及历代造型艺术的发展情况。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发现藏经洞后,窟内历史文物和艺术品遭到斯坦因、伯希和、华尔纳等外国掠夺者的大量盗窃和破坏。建国后设立敦煌文物研究所,进行修复、保管和研究工作。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名录。又名千佛洞、莫高窟。
【敦刻尔克撤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盟军从法国向英国的一次大撤退。1940年5月,德军侵入比利时,击败英法盟军。在比利时境内的英法盟军约40万人,约有34万人经法国北部的敦刻尔克海港通过英吉利海峡撤至英国,避免了主要军事力量全军覆没的危险。
【敦请】诚心地邀请。
【敦实】(人或物)粗短而结实。
────────────────—
敦duī 1.治理,管理。 2.投掷;捶击。 3.独处貌。 4.比试。
────────────────—
敦duì 1.古代食器。用以盛黍﹑稷﹑稻﹑粱等。形状较多。一般为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圈足的敦,盖上多有提柄。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2.指形制较大的酒器。 3.通"憝"。怨恨,怨怒。
────────────────—
敦dùn 1.竖。 2.同"墩"。土堆。 3.指形状似土堆的东西。
────────────────—
敦tún 1.布陈,屯聚。 2.古时军伍编制单位。参见"敦长"。
────────────────—
敦tuán 1.聚拢貌。 2.谓聚拢。 3.通"团"。圆形。参见"敦瓜"。
────────────────—
敦diāo 1.雕画,文饰。参见"敦弓"﹑"敦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