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有象乐时雍,刁斗声间罢夜烽。
从此宫中无事日,《南风》惟奏五弦桐。
黔黎谁识迓衡功,赤白囊闲寝燧烽。
史不绝书称上瑞,地无遗利足三农。
已闻奠玉祠真室,未见泥金款岱宗。
七十二君梁父禅,何时展采更东封。
汉字烽的含义
烽〈名〉
(形声。从火,夆声。本义: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同本义 [signal fire;beacon fire]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烽警(报警的烽火)
指战火 [flames of war]。如:烽火连天(形容战火到处燃烧);烽燹(战火)
指烽火台 [beacon tower]。如:烽子(守卫烽火台的士兵);烽侦(烽火台);烽候(指烽火台);烽台(即烽火台);烽墩(烽火台)
泛指举火 [fire]
后[许]章坐走马上林下烽驰逐,免官。――《汉书》
烽 fēng
⒈烽火,〈古〉边防报警的烟火。敌人来犯时,守卫的人就点火烧烟相告:~ 火台。〈喻〉战火:~ 火连天。
⒉
【烽燧】〈古〉遇敌人来犯,边防人员点火报警,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烧的烟叫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