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如来顿教门,便将毒药与他吞。
老胡被折当门龄,任彼魔多体自存。
块然一气初浑沦,散作六物相吐吞。
主承客御胜复存,是为万物疾病原。
寥寥空陂游冤魂,诲此法术成轩辕。
金书玉册要不烦,焕如星宿不可扪。
时迁圣徂遂幽昏,弊俗窃以资利源。
余尝感概期明论,世无妙质孰与言。
因君乞诗置屋轩,聊复援笔赋本根。
一川黄浊写昆仑,苦恨南溪不尽吞。
三年亦知行意速,时时插竹记沙痕。
畲田过雨小溪浑,远近云峰互吐吞。
殊俗易昏三里雾,阳崖忽露一家村。
桂花香里寻僧寺,榕叶阴中掩县门。
井税未输兵四后,心勤抚字且休论。
江头晓放日月出,九顶三峨相吐吞。
楚囿七泽荒南云,三江五湖同吐吞。
杞梓橘柚杶干柏,芷蓠椒桂蘼兰荪。
天英地灵聚为人,魁壘诡异难具论。
屈原离骚二十五,句句字字皆瑶琨。
六朝弼亮胡伯始,学士登瀛刘季孙。
恭惟火德据天统,翼轸正值鹑贲贲。
质肃声名海山动,谏义才气淮湖奔。
日中则昃固其理,城复于隍吁忍言。
生聚教训五十载,言无萌学今轮辕。
尧汤立贤扁天下,九重科诏如春温。
州家不辨一椽屋,往往盛之给孤园。
鹄袍竹笥合羞死,况欲开口人其髠。
关西夫子杨伯起,后身把钺来西门。
荆棘之薮瓦砾场,一日汗礎千猊蹲。
翼飞革棘不可床,铁画怒起翔鸾鵷。
日者稽山始开辟,已有大策当临轩。
吾州故事有元祐,追配讵肯惭东藩。
晚生科第愧前辙,考室误使当罍樽。
向来气習今未已,犹梦裹饭趋晨阍。
一官却恨大早计,不得掉鞅骖鹏鹍。
明年珍产入包贡,琳琅璀磊堆金盆。
蓬莱弱水三十万,借以鼓吹看横骞。
吾侪小人科举士,一朝出守忘其源。
台池崇深学校废,况此贔屭楹梁尊。
第言三岁始一用,缓而不切非所敦。
偷安幸不目前急,事至踧躩如惊猿。
先生闲暇窥远略,如以大手开中原。
为先之地待其至,虽有万事无由繁。
绣裳天上傥归去,愿广此意扶乾坤。
诸生脚迹不足道,大庇四海安元元。
将左晨星一炬存,鱼龙光怪百千吞。
迢迢望气中原夜,又有湛卢剑倚门。
波摇山绿浸云根,山压波回不受吞。
镜面平开三万顷,当轩管领属王孙。
天风吹尽蔽空云,叠嶂层峦势吐吞。
铁笛声沉人换世,幔亭宴罢竹生孙。
崑阆境界烟霞窟,洙泗源流道义门。
分治优游公事了,溪山佳处共清尊。
磁石引铁金不连,饵可得鱼龙不吞。
蜡戟虽妍不可刺,明珠虽贵不可餐。
水中之车,何殊陆地之船?玉卮无当不以注,白刃倒持安
用銛?手中虽有丈八矛,试之井底难回旋。
轻舆驾良驷,途穷日暮安能前?丈夫虽有磊落才,生不逢
时终蒿莱。¤
迎宵山吐月,不受寸云吞。
看影筛林杪,移尊藉石根。
参差明梵刹,一二数烟村。
高处僧眠示,携筇试打门。
倚风修竹叶滋繁,穿石湍流浪吐吞。
薄暮柴门人影寂,晓风烟树鸟鸣喧。
不动蒲帆问一言,大鱼却被小鱼吞。
直从意外超唇吻,始信岩头无脑门。
渥洼困盐车,帖耳声复吞。
驽骀饱栈豆,嘶鸣尚轩轩。
向来沟中断,青黄即牺樽。
薰莸既同器,玉石且俱燔。
物理安可齐,我今欲忘言。
近山气候易凉温,云为阴晴半吐吞。
草木趋新千万态,芸芸何者是归根。
远望阳城湖,八九云梦吞。
白云宿殿罅,青藓埋松根。
樵唱林间路,渔歌寺外村。
避喧嗜飞阁,未若叩禅门。
残腊仓皇间道奔,相逢悲喜语还吞。
巡檐惨淡梅花月,寿酒淋漓柏叶樽。
御敌孤城存即墨,还家聚首似羌村。
见几在莒思深戒,只恐黄金注自昏。
峰岭互出没,江湖相吐吞。
园林浮海角,台殿拥山根。
百里见渔艇,万家藏水村。
地偏来客少,幽兴秪桑门。
万叠银山出海门,百川渺渺不劳吞。
晴江斗起黏天浪,一洗忠胥愤屈魂。
宝殿依山嶮,临虚势若吞。画檐齐木末,香砌压云根。
远景窗中岫,孤烟竹里村。凭高聊一望,乡思隔吴门。
汉字吞的含义
吞〈动〉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同本义 [devor;swallow]
吞,咽也。――《说文》
吞舟大鱼也。――《后汉书·杜笃传》注
吞长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与风水相吞吐。――宋·苏轼《石钟山记》
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吞炭(吞咽火炭毁嗓子);吞舌(闭口结舌不言);吞舟(吞航。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吞刀刮肠(喻痛下决心,改过自新);吞牛(比喻少年气概豪迈);吞咀(吞食);吞下一条鳝鱼
吞并,消灭掉 [annex]
吞,灭也。――《广雅》
兼有吞周之意。――《战国策·西周策》
而交吞揆之
吞tūn
⒈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咽下去:~咽。~下去。囫囵~枣。
⒉兼并,侵占:~灭。并~。侵~。
⒊忍受,不发作:忍气~声。
⒋[吞吞吐吐]想说又不爽快地说。形容害怕说、有顾虑。
────────────────—
吞tiān 1.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