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与文忠总遇谗,谗人有口直须缄。
声名百世谁常在,公与文忠北斗南。
解印归来草结庵,逢人便欲口三缄。
鬓将半秃宁忘世,骨未全消尚畏谗。
别墅贮春常载酒,晴湖泛月不张帆。
年时种得梅千树,要看花开雪满岩。
江上秋涛喷玉岩,风锼月链白云缄。
为君一叩无人境,要听洪钟出万杉。
黼幄思贤已再三,诏书将拆紫泥缄。
嘉言一句利天下,何必金文更彻函。
社寒比腊更清严,花蕊萧疏半欲缄。
过手重裘犹得力,莫将晴煗信春衫。
偶逢豺虎寝天关,事有当言耻口缄。
不建侯藩控西北,别求何策保东南。
幸投草野言无弃,退就山林老亦甘。
束起旧书归旧隐,远依福曜炯台颜。
御笔亲批翰长衔,夜开金殿送瑶缄。
平明玉案临宣室,已见龙光出傅岩。
彭泽西山天秘惜,渊明未敢发幽缄。
始从石尉兼王尉,洗出前岩到后岩。
也只暂时供步履,可能终老卸朝衫。
应须却诵归来句,重把家园草自芟。
武关西畔路巉岩,两月劳君寄两缄。
镜里想添新白发,箧中犹贮旧青衫。
扶头酒好无辞醉,缩项鱼多且放馋。
譬似元和张太祝,十年不改旧官衔。
道满三千界,潮音未许缄。
何为狮子座,却上景星岩。
天近云随步,林深翠滴衫。
我来宁惮远,端欲洗尘凡。
终年尽日讲楞严,舌自深藏口自缄。
脚指今将舌头去,悬知满阁是空函。
未答前书每有惭,忽收近讯自开缄。
缴回玉笥山人号,换得金门羽客衔。
石鼎联诗尘满砚,竹宫应制草盈函。
可怜予与君俱错,投老方思卸戏衫。
旧得阴符虎口岩,素书漆轴玉函缄。
君方濡笔书灵篆,已有飞来青鸟衔。
汉字缄的含义
缄
(形声。糸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咸声。本义:(捆东西的绳索))
同本義 [rope for tieing chest or clip]
缄,束篋也。――《説文》
缄,索也。――《广雅》
则必摂缄滕。――《庄子·胠篋》。释文:“绳也。”
使客子解篋缄未已。――《汉书·外戚传》。注:“束篋之绳也。”
摄缄縢。――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又如:缄縢(绳索)
古代用以固定棺木的绳索 [rope for fasting coffin]。如:缄绳(捆束棺材的绳索。也作“咸绳”)
信件 [letter]
开缄见手扎,一纸十三行。――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
又如:缄书(书信);
缄jiān
⒈封,闭:~口。~默(闭口不言)。
⒉书信:~札。信~。
⒊捆东西的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