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将北驰,子车亦南挽。
车马无留行,相去即相远。
风林秋声乾,落日孤峰晚。
后会未可知,莫使别觞浅。
我归不能休,公去不可挽。
依依原隰间,相对意无限。
了知生死不相关,却把虚空作鼓挽。
打者甚多闻者少,禾山老汉实无端。
且自为埋铭,及赋诗自挽。既而失去行囊之资用,然康强无恙。余故作生死隔年期。刘伶老似痴。动教人、负锸相随。惊得青蚨飞去了,无酒饮,却攒眉。春暖典春衣。还堪醉似泥。趁清明、雨后游嬉。杨柳池塘桃杏坞,春水漫,夕阳迟。
梨花春暮,垂杨秋晚,归袖无人重挽。浮云流水十年间,算只有、青山在眼。风台月榭,朱唇檀板,多病全疏酒盏。刘郎争得似当时,比前度
新将给事换前衔,班被真除法从挽。
道是紧头人不信,回看压得两绯衫。
南风吹河河水满,百丈牵舟牛力挽。
逆流巨浪如登天,牛罢轭重舟不前。
作书投河讼风伯,多助南商疏北客。
北客家居南海堧,来时南风吹北船。
武夷清冷过九曲,匡庐叠嶂闻清猿。
片帆摇摇出京口,夜倚淮云瞻北斗。
南风五月经吕梁,两岸青山如马走。
今年作客还南游,南风正尔当船头。
风神与我若相识,十日五日成淹留。
南风何多北风少,南北人生如过鸟。
早晚回船望北归,直候南风吹到晓。
一击闻中宇宙宽,东西南北是谁挽。
须弥无缝槌相应,尘刹无空别骨圞。
与君记,平山堂前细柳,几回同挽。又征帆夜落,危槛依旧,遥临云巘。自笑来往匆匆,朱颜渐改,故人俱远。横笛想遗声,但寒松千丈,倾崖苍藓。世事终何已,田阴纵在,岁阴仍晚。稽康老来尤懒。只要莼羹菰饭。却欲便买茅庐,短篷轻楫,尊酒犹能办。君能过我,水云聊为伴。
汉字挽的含义
挽
(形声。从手,免声。古字从“车”,免声。本义:牵引;拉)
同本义 [draw;pull]
挽,引也。――《小尔雅·广诂》
輓,引之也。――《说文》
輓,輓车也。――《广韵》
或輓之,或推之。――《左传·襄公十四年》。注:“前牵曰輓。”
娄敬脱輓辂。――《史记·刘敬传》
转粟輓输以为之备。――《汉书·韩安国传》
挽炮车者。――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挽郎(出葬时,牵绋唱挽歌的少年);挽强(拉强弓);挽满(拉满弓);挽车(拉车);挽住(憋住);挽手儿(缰绳);挽歌郎(出殡时替丧家在灵前唱挽歌的人);挽强为弱(使强变弱)
悼念死者 [lam
挽wǎn
⒈设法扭转局势使变好或复原:~救。力~狂澜。
⒉拉,牵引:~弓。~车。
⒊哀丧,悼念:~词。哀~。
⒋通"绾"。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