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贡诸兄事孔方,平生学易问归藏。
渐欣过客知吾懒,未怪小儿如我长。
鹤怨猿惊成底事,乌踆兔蹶自奔忙。
便须耳热追行乐,更拟心斋得坐忘。
东风万物皆舒畅,野色溪光无尽藏。
谁唤春来春不知,草自青青花自放。
唤出眼,何用苦深藏。缩却鼻,何畏不闻香。
世俗佛如汤,公於静处藏。
忘机身不老,无事日偏长。
地僻松篁密,僧疏殿阁凉。
何须有妻子,涕泣似王章。
抬转炉熏自换香。锦衾收拾却遮藏。二年尘暗小鸳鸯。落木萧萧风似雨,疏棂皎皎月如霜。此时此夜最凄凉。
龙剑昔未发,泥沙相晦藏。向非张茂先,孰辨斗牛光。
神物不自达,圣贤亦彷徨。我行丰城野,慷慨心内伤。
光明幢,如来藏。
八面玲珑,十方通畅。
试佛祖大病之疮疣,见鬼神幽愁之情状。
抬你斧,抬你娘,
抬上方丈,洞山宁免无根谤。
鹧鸪啼处百花香,劫外风光不覆藏。
往往游人多蹉过,却从上苑探群芳。
挟书律重火犹光,天下岩搜不敢藏。
圯上老人无见者,一编亲写授张良。
太白已仙去,诗骨此山藏。胸中锦绣如屋,都乞与东皇。碎翦杏花千树,浓抹胭脂万点,妖艳断人肠。晓露沐春色,晴日涨风光。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酒旗斜处,□□一簇几红妆。暂息江头烽火,无奈鬓边霜雪,聊复放疏狂。倚俟玉壶竭,未肯宝鞭扬。
扁舟乘兴到山光,古寺临流胜气藏。
惭愧南风知我意,吹将草木作天香。
少日飞腾翰墨场,暮年相见尚昂藏。
沈沙舟畔千帆过,翦翮笼边百鸟翔。
访古每思春并辔,说诗仍记夜连床。
忽忽去日多於发,不独悲君亦自伤。
人间传妙语,尘外更深藏。
寝食因吟废,形骸欲坐忘。
瘦林秋见鹤,断磬夜闻螀。
出定生幽思,窗虚月在廊。
今宵分岁限阴阳,宾主交和曾不藏。
寒雪苦辛霜后路,明朝明旭露春芳。
览德来何代,慵归丹穴藏。
甘心化为石,万岁瑞吾皇。
弱冠交游鬓发苍,饱谙官况好深藏。
闲居共买一廛地,尽老常依数仞墙。
虽喜卜邻同晏子,尚惭推宅异周郎。
何时税此凭熊驾,倚杖相迎立路傍。
乱山秋木穴,里有灵蛇藏。铁锡挂临海,石楼闻异香。
出尘头未白,入定衲凝霜。莫话五湖事,令人心欲狂。
孰是文之用,兹其道所藏。
典谟书浑浑,晁董策洋洋。
唐宋建长策,韩欧蹈大方。
过庭诗礼次,归更议其将。
雷起嘉山半点苍,乖龙无地著身藏。
莫嫌白雨来差晚,但遣黄云作大穰。
师友於今说郑乡,亲庭分付旧行藏。
但知职分宜栖棘,尽把声名属憩棠。
一字未曾缘荐墨,扁舟才可着诗囊。
问津渔浦多西笑,独为莱衣味更长。
汉字藏的含义
藏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储积,收藏 [store]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隐匿 [hide]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怀有 [nurse]。如:包藏;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藏 cāng
①~隐蔽:埋~。
②收存;储藏:~书。又见zàng。
【藏垢纳污】比喻包容种种坏人坏事。又作藏污纳垢。
【藏奸】~心怀恶意。
②不肯拿出全部精力或不肯尽力帮助人:~耍滑。
【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的未被发现的人才。
【藏匿】隐藏起来不让人发现。
【藏头露尾】形容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都摊出来。
【藏污纳垢】见【藏垢纳污】。
【藏掖】
①怕人知道或发现而竭力掩藏:~躲闪。
②掩饰住的弊端:他办事可从来没有~。
【藏拙】怕出丑,不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看法或技能。常用为自谦之辞。
────────────────—
藏zàng
⒈储存东西的地方:库~。宝~。
⒉道教、佛教经典的统称:道~。大~经。
⒊[三藏]
①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②唐玄奘号"三藏法师"。
⒋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⒌[藏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
藏cáng 1.隐藏;潜匿。 2.收藏;储藏。 3.怀,藏在心中。 4.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
藏zāng 1.草名。 2.通"臧"。善。 3.通"赃"。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