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昔尘忝岁壬戌,甲科为首降为乙。
宰相谓己□□□,□实见怒出私臆。
汉东掌教大洪山,寄名帅幕□□。
□陵还鄂舣安陆,燃火高岸夜伐荻。
是时约近一二□,□书有来递铃急。
阃公拆观众太息,郢州新丧二千石。
□□盖代真人豪,养士万数马千疋。
边头失此老□□,□□以致襄阳失。
世事轮云勿叹嗟,郢州诸子吾皆识。
伯仲□□落鵰手,舞骑弯弓轰霹雳。
黄金锁甲青油幕,黄卷青灯从此出。
能为横槊建安诗,不减修禊永和笔。
难弟兄中屈指三,漳州半刺今第一。
黄合紫枢乌台官,有求可以唾手得。
邂逅一閒二十年,髭雪鬓霜慵不摘。
我老我穷甚于公,公独枉驾顾此客。
既觞我酒俎豆之,又厪珠玉□□什。
一别千门换桃符,梅初未白柳遄碧。
人生有若鸿□□,衔芦一枝食数粒。
往来去就无定所,寒避江湖暖沙碛。
此心与彼独不同,睡裹有情梦相忆。
出震位,开平秩。扇条风,乘甲乙。
龙德盛,鸟星出。荐珪篚,陈诚实。
汉字乙的含义
乙
(象形。甲骨文字形。本义: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
同本义 [winding]
乙,草木冤曲而出也。象形。――《说文》
乙者,物蕃屈有节欲出。――《白虎通》
思乙乙其若抽。――陆机《文赋》。注:“抽也。”
其於十母为甲乙。甲者,为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史记·律书》
又如:乙乙(难出之貌)
第二,次一等 [second]。如:乙部(古代群书四部分类法的第二部)
乙
天干的第二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the secon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
其日甲乙。――《礼记·月令》
甲乙。――《淮南子·天文》
乙yǐ
⒈天干第二位。也用作次序的第二。
⒉旧时乐谱的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7"。
⒊打钩 (〈表〉看书已看到该处,或某处文字有颠倒、脱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