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首论年不计官,寥寥故事复开端。
俯容我辈输心语,更遣时流洗眼看。
庾亮宾筵无尽兴,昌黎文饮有馀欢。
舍人妙句还新样,白雪赓酬政自难。
剑刃翻身犹是钝,屋头问路太无端。
楚鸡不是丹山凤,何必临风刷羽翰。
冬月如御史,正色凝云端。
风霜何凛凛,一见应胆寒。
乌飞绕三匝,禁树相团栾。
心术晦昧人,不敢抬头看。
今月三长正,昌辰五日端。
艾髯张绣户,菰黍簇金盘。
天地中间本自宽,何须特地起无端。
更宜顿扫从前事,相与携筇一笑欢。
若欲言之固亦难,鬼神情状苦无端。
要之行尽吾人事,彼此何尝有两般。
无边刹境,自他不隔於毫端。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於当念。
丈夫自有冲天志,休向如来行处行。
岩风爱日泪阑干,去住情途各万端。世乱敢言离别易,
时清犹道路行难。舟维晚雨湘川暗,袖拂晴岚岘首寒。
见说满朝亲友在,肯教憔悴出长安。
北斗横天夜欲阑,愁人倚月思无端。忽闻画阁秦筝逸,
知是邻家赵女弹。曲成虚忆青蛾敛,调急遥怜玉指寒。
银锁重关听未辟,不如眠去梦中看。
平头四十悮儒冠,独立西楼忧万端。
两鬓飘萧半华发,羞将勋业镜频看。
地僻人稀到,病来无话端。
远山游未得,终日卧中看。
药箧经梅润,松窗过雨寒。
唯师知我趣,尘事绝相干。
雨合茅檐书罢看,惠然君乃过苏端。
浇胸细酌杯中物,洗耳饱听溪上湍。
近喜同参诗有味,晚期偕隐谷名盘。
因声寄谢周夫子,文行如斯古亦难。
坏与不坏,言端语端。
舌头咬破,自觉心酸。
大随投子,终无两般。
万里区区,独自往还。
几年诗酒滞江干,水积云重思万端。
今日南方惆怅尽,乐游原上见长安。
相送随旌旆,离情亦万端。
霜洲枫落尽,水馆月生寒。
接话尝茶遍,联诗坐漏残。
归期在岩屋,郡邸想留难。
满眼春光处处山,妨人行乐几多端。
绝惟玄圃一步地,便胜香山八节滩。
莫放赏心闲裹过,拟将物化静中观。
未开桃李留春事,可是芳苞不耐寒。
载傍央隈未足看,为言所斧莫无端。
它时直入抡材手,不独青青保岁寒。
诘旦启门栏。
繁辞涌笔端。
苍鹰下狱吏。
獬豸饰刑官。
司朝引玉节。
盟载捧珠盘。
穷纪星移次。
归余律未殚。
雪高三尺厚。
冰深一丈寒。
短笋犹埋竹。
香心未起兰。
孟门久走路。
扶摇忽上抟。
栖乌还得府。
弃马复归拦。
荣华名义重。
虚薄报恩难。
枚乘还起疾。
贡禹遂弹冠。
方垂莲叶剑。
未用竹根丹。
一知悬象法。
谁思垂钓竿。
戒君刻薄议申韩,老子申韩岂二端。
横势始辞终复擅,异端每向遁辞看。
也知天女散花难,束帛戈戈几疋端。
富贵何妨还白屋,繁华亦欲傲苍官。
梁山操里声愁听,湘水图中景喜看。
争似寒炉煨芋者,身心何处不休胖。
汉字端的含义
端
(形声。从立,耑声。本义:站得直)
同本义 [straight]
端,直也。――《说文》。按:“立容直也。”
端,正也。――《广雅·释诂一》
以端其位。――《礼记·祭义》
端行颐霤如矢。――《礼记·王藻》
振书端书于君前。――《礼记·曲礼》
又如:端行(端正身躯而快步行走);端拱(端正身子拱手);端伟(笔直壮大);端端(端正;不倾斜);端身(摆正身体)
端正。引申为正直 [upright;proper]
水至平,端不倾。――《荀子·成相》
选天下之端士。――汉·贾谊《治安策》
又如:不端(不正派);好端端的(好好儿的);端一(端庄娴静);端士(端人;正直
端 duān
①〈古〉一种礼服:~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②事物的一头:笔~、末~。
③(事情的)开头:开~。
④项目:不只一~。
⑤端正:~坐。
⑥双手平举着拿:~茶。
⑦姓。
【端的】
①果然;确实。
②究竟。
③事情的经过;底细。
【端点】〈数〉射线开始一端的点叫做射线的端点;线段的两端的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端方】端庄;正派。
【端倪】
①事情的眉目、头绪。
②边际。
【端详】
①详情:听~。
②端庄安祥:举止~。
③仔细地看:~了好久。
【端绪】头绪。
【端庄】(举止神情)端正庄重。
────────────────—
端zhuān 1.专一;专门。参见"端意"。 2.专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