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古有真味,不特见于结子。
兹帖之名得示,纵摹倣於唐世,
隐然犹有西晋之遗意。彼昌黎者,
或肆讥议。谓以俗书趁姿媚,
予未敢以为是。
人伦风化自孝始,我怀义乌颜氏子。
昔从书传闻其名,今来浙东入其里。
未入里先见路碑,高冢巍然云树里。
犹有群乌绕暮飞,或者神乌长不死。
衔土伤吻土亦赤,乌血凝成墓山紫。
今古人人皆有亲,负土葬者岂独此。
如何感召到山禽,须就人心推物理。
生前服劳情自苦,亡后附身哀靡已。
天地悯怜鬼神泣,无知羽族有所使。
父子茔域永相依,白云深藏精灵起。
风吹草卉即莱衣,溪浮苹藻为甘旨。
千秋万古此经过,谁人眼不泪如水。
齐王非爱牛,厉人非爱子。
秉彝未殄灭,生意不可已。
傥能克其端,万物均一体。
胡为隔形骸,强自分彼此。
达人有大观,俯仰尽天理。
从渠美与恶,不与我愠喜。
敬问何以然,请先事克己。
北湖锥也无,四海一儿子。
此生吾知之,不过老病死。
五斗一强谋,要饱聊尔耳。
秃发犹读书,尽胜种种事。
初解行脚包,问讯长淮水。
端欲洗枯肠,相见辄欢喜。
将借官屋居,聊复置床几。
更煮楚州糜,尚欠淮南睡。
手中楞严经,咀嚼真有味。
姑降老鼻雷,岂复论字义。
斗大横江,旧曾著、周程夫子。谭道处,疏梅迎笑,双松延翠。百载高风勤景仰,数椽老屋重经始。更大书、留与後人看,公归矣。
西湖天下应如是。谁唤作、真西子。云凝山秀,日增波媚,宜晴宜雨。况是深秋,更当遥夜,月华如水。记词人解道,丹青妙手,应难写、真奇语。往事输他范蠡。泛扁舟、仍携佳丽。毫端幻出,淡妆浓抹,可人风味。和靖幽居,老坡遗迹,也应堪记。更凭君画我,追随二老,游千家寺。
逢贼得命,更望复子。
采莲惟采花,不敢采莲子。
其中有苦意,与妾心相似。
覆牛畏严霜,爱之如爱子。
朔风吹栏牢,御冻赖苴枲。
恶薄将异鞯,贫栖乃同被。
重畜不忘劬,老农非可鄙。
五月五日扬子江心水,铸作道人双瞳子。
吾面碟子大,安用镜照二百里。
我年十八从先生,今也相逢得三子。
坐思前事且十年,嗟我不才老将俟。
子中兄弟气清拔,粲若瑶环与琼珥。
逸足骏马不受羁,凌跞奔驰动千里。
先生声名二十载,乃得姻娅皆文士。
我今贺子得所遭,非我先生谁办此。
定交自恨相知晚,漫浪一官非我志。
论文终日坐忘归,欲别出门还顿辔。
我如辕驹幸刍豆,岂不自厌安敢避。
人生谋食亦可悲,世上舍闲皆失计。
西来有人话吾邑,颇说山川慰人意。
寄诗莫惮凭驿传,对酒惜哉无子醉。
到官便扫琴书室,有客过我行当至。
疏泉养昏待子吟,更采山刍秣君骥。
种葵如种麦,隔岁已下子。
仅成一干花,浪备四时气。
爹爹来密州,再岁得两子。
牙儿秀且厚,郑郑已生齿。
翁翁尚未见,既见想欢喜。
广孙读书多,写字辄两纸。
三三足精神,大安能步履。
翁翁虽旧识,伎俩非昔比。
何时得团聚,尽使罗拜跪。
婆婆到辇下,翁翁在省里。
大婆八十五,寝膳近何似?
爹爹与奶奶,无日不思尔。
每到时节佳,或对饮美食,
一一俱上心,归期当屈指。
昨日又开炉,连日北风起。
饮阑却萧条,举目数千里。
惟唐叔是景,献诸天子。
天子不有,以归肇祀。
使君不独东南美,典型长记先君子。
戏嘲王叟短辕车,肯为徐郎书纸尾。
三年弭节江湖上,千首放怀风月里。
手开东阁坐虚明,目净东溪照清泚。
素琴浊酒容一榻,落霞孤鹜供千里。
大舫何时系门柳,小诗屡欲书窗纸。
文昌新构满鹓鸾,都邑正喧收杞梓。
相逢一醉岂有命,南来寂寞君归矣。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沈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拊膺当问谁,憔悴监中鬼。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
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这张紫微。
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
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
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
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
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
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
少陵先生赴奉天,乌帽麻鞋见天子。
乾坤疮痍塞目惨,人烟萧瑟胡尘起。
八月之吉风凄然,北征徒步走三川。
夜经战场霜月冷,累累白骨生苍烟。
五载栖栖客蜀郡,骑驴日候平安信。
喜闻诸将收山东,拭泪一望长安近。
瞿唐想风放船时,回首夔府多愁思。
蜀人至今亦好事,翠珉盛刻草堂诗。
放翁前身少陵老,胸中如宽天地校
平生一饭不忘君,危言曾把奸雄扫。
周流斯世辙已环,一笑又入剑南山。
酒杯吸尽锦屏秀,孤剑声锵峡水寒。
万丈蜡霓蟠肺腑,射虎刽鲸时一吐。
我虽老眼向昏花,夜窗吟哦杂风雨。
不陵间关兵乱中,放翁遭时乐且丰。
饱参要具正法眼,切忌错下将无同。
茶山夜半传机要,断非口耳得其妙。
君不见塔主不识古云门,异时衣钵还渠绍。
麻姑山下逢真士,玄肤碧眼方瞳子。自言混沌凿不死,
大笑老彭非久视。强争龙虎是狂人,不保元和虚叩齿。
桃花雨过春光腻,劝我一杯灵液味。教我无为礼乐拘,
利路名场多忌讳。不如含德反婴儿,金玉满堂真可贵。
只闻有泗州和尚,不见有五县天子。
汉字子的含义
子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同本义 [baby;infant]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广韵》
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阴也。――《汉书·杜钦传》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子zǐ
⒈儿,儿或女:~女。~孙。泛指人:男~。女~。
⒉称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士~。舟~。
⒊〈古〉写在姓氏后面〈表〉对人的尊敬:孔~。庄~。墨~。也指一个流派的人:诸~百家。
⒋〈古〉对人的敬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以~之矛,陷~之盾,何如?
⒌旧时称师长或门徒:夫~。弟~。
⒍植物的籽实或动物的生殖细胞:瓜~。油菜~。卵~。精~。鱼~。
⒎幼嫩的:~鸡。~鸭。~姜。
⒏〈古〉五等爵位(公侯伯~男)的第四等:~爵。
⒐〈古〉图书分类法,四部(经史~集)的第三部。
⒑从母体产生的,跟"母"相对的:~金(利息)。~音(辅音)。
⒒地支的第一位,也用作次序第一。
⒓[子夜]深夜。
⒔[子时]深夜11时至1时。
⒕[子虚]虚无的,不真实的,假托的:~虚乌有。
⒖[子弟]
①弟弟,子侄等:职工~弟。
②后辈,年轻人:工农~弟。
⒗子(读轻声)词的后缀。加在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等的词素之后:绳~。珠~。凳~。瘦~。瘸~。出了乱~。
⒘子(读轻声)少数量词的后缀:一揽~。敲几下~门。
────────────────—
子zi 1.名词后缀。 2.某些量词的后缀。 3.用于动词﹑形容词词素之后,构成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4.助词。表示时态﹑动态,相当于"着"﹑"了"。 5.助词。表示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