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书元不为求名,上有穹苍鉴至诚。
索虏传观皆动色,岂知难悟汉公卿。
谏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
恩深忘位贱,义重觉生轻。
不正诛锄法,仍蒙奖叹荣。
百身何足报,天造固难名。
谏省新登二直臣,万方惊喜捧丝纶。
则知天子明如日,肯放淮南高卧人。
谏书平日皁囊中,朝路争看一马骢。
汉节饱曾冲海雾,楚帆聊复借湖风。
皇华命使今为重,直道酬君远亦同。
投老承明无补助,得为湘守即随公。
谏议茶犹寄,郎官迹已疏。
斜封三道印,不奉一行书。
会远长安去,终临顾渚居。
大江清见底,为问渴如何。
谏草诗篇好护持,又吟蜀井竹西时。
携将高节堂前去,题作云苍也更奇。
谏诤严凝地,论思咫尺天。
直弦宜问俗,曲突却临边。
儒道终期用,皇威可得宣。
视仪虽两地,难到玉阶前。
谏陛何人正伏蒲,将坛无事且投壶。
因观雪曲词争胜,便觉诗邻势不孤。
警雁王师方入蔡,赠梅边使欲离吴。
可怜鼠辈殊轻敌,乃敢堂堂捋虎须。
谏议吴王孙,特画水物具。
至今图写名,不减南朝顾。
浓淡一以墨,螯壳自有度。
意将轻蔡谟,殆被蟛蜞误。
谏署峥嵘有旧名,侯藩偃息政方成。
张纲昨日弹梁冀,文帝今朝召贾生。
古节未惭台栢直,仙风应对简霜清。
人言贱子叨知已,试把尘冠一振缨。
谏垣礼乐三千疏,窗下诗书六十年。
莫讶勾吴留不住,解随膏雨到江边。
谏议茶犹送,郎官迹已疏。
斜封三道印,不奉一行书。
谏议遗踪尚可望,曳裾不必郊邹阳。
但修天爵膺入爵,始信书堂有玉堂。
谏诤知无补,迁移分所当。不堪匡圣主,只合事空王。
龙象投新社,鹓鸾失故行。沉吟辞北阙,诱引向西方。
便住双林寺,仍开一草堂。平治行道路,安置坐禅床。
手版支为枕,头巾阁在墙。先生乌几舄,居士白衣裳。
竟岁何曾闷,终身不拟忙。灭除残梦想,换尽旧心肠。
世界多烦恼,形神久损伤。正从风鼓浪,转作日销霜。
[佛经云:“此生死无休已,如风鼓海浪。”又云:
烦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吾道寻知止,君恩偶未忘。忽蒙颁凤诏,兼谢剖鱼章。
莲静方依水,葵枯重仰阳。三车犹夕会,五马已晨装。
去似寻前世,来如别故乡。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庐山冈名]
渐望庐山远,弥愁峡路长。香炉峰隐隐,巴字水茫茫。
瓢挂留庭树,经收在屋梁。春抛红药圃,夏忆白莲塘。
唯拟捐尘事,将何答宠光。有期追永远,[晋时永、远二法师,曾居此寺。]无政继龚黄。
南国秋犹热,西斋夜暂凉。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
身老同丘井,心空是道常觅僧为去伴,留俸作归粮。
为报山中侣,凭看竹下房。会应归去在[一作住],松菊莫教荒。
谏署才闻满岁迁,分符便见入秦川。
援毫厌赋梁园雪,缓辔闲看华嶽莲。
竹简汗青妨约史,缣囊封皂且论边。
三峰洞穴多灵药,莫便抛官去学仙。
谏纸空箱后,高牙拂断霓。
还符翠洲梦,来见石门题。
架竹生新径,诛茅得旧蹊。
阴崖走别洞,阳岭带回溪。
吟桂人非隐,逢花客自迷。
虚中存纳受,绝壁阻攀跻。
地远饶征戍,君来息鼓鼙。
吏闲眠麂鹿,民乐戏凫鷖。
胜事时相遇,芳樽手屡携。
清风与诗句,留与昔贤齐。
谏垣几见迁遗补,宪府频闻转殿监。
独有咏诗张太祝,十年不改旧官衔。
谏逐古今有,例为朝政疵。
况与廊庙臣,世复恶其私。
安危治乱迹,此事姑置之。
傥未监谤者,失得何须悲。
谏频甘得罪,一骑入南深。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
织花蛮市布,捣月象州砧。蒙雪知何日,凭楼望北吟。
谏猎归来绮季歌,大茅峰影满秋波。山斋留客扫红叶,
野艇送僧披绿莎。长覆旧图棋势尽,遍添新品药名多。
云中黄鹄日千里,自宿自飞无网罗。
汉字谏的含义
谏
(形声。从言,柬声。本义:直言规劝)
同本义 [admonish;remonstrate]
谏,证也。――《说文》
谏者,正也。――《楚辞·七谏序》
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周礼·司谏》注
掌谏五恶。――《周礼·保氏》。注:“以礼义正之。”
三谏不从。――《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
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左传·僖公二年》
保氏常谏王恶。――《周礼·地官》
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
扶苏以数谏。――《史记·陈涉世家》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不为拒谏。――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谏阻纳质(
谏jiàn〈古〉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其改正错误或过失: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