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拆多应满药栏,跨缧心已拂轻鞍。
正疑阴因仍飞雪,岂有春中却沍寒。
启蛰候虫犹自闭,向阳梅子自能酸。
误成严冷非天意,说与人心作好看。
甲观光阴促,园陵天地长。
箫笳咽无韵,宾御哭相将。
盛烈传彝鼎,遗文被乐章。
君臣知己分,零泪乱无行。
甲蠡浅俗枣仍昏,沉水龙涎气最芬。
敢望凝香如燕寝,竹炉聊欲试氤氲。
甲第连云瞰帝城,画帘绣箔照朱甍。
新开驰道千金埒,旧领团营七较兵。
方士房中龙虎鼎,侍儿花底凤凰笙。
燕山二月春初好,玉勒朝朝待晓莺。
甲子天元,遇明朝圣代,神仙出世。仙师密遣,故我水云东历。山遥路远,渡难阻、岂辞迢递。惟念念,人人未悟,虚华恋著家计。轮回最苦省悟,照前贤作用,如何脱离。尘缘屏绝,渐迤可亲玄理。功成气结,得指日、身超仙位。归去后,鸾鹤引赴,蓬莱真会。
甲子仍逢夏,连朝雨脚垂。
黑云玄甲驻,铁骑冷官驰。
映日还蒙雾,悬麻郤散丝。
颓墙通太豕,破柱出蛟螭。
野润风光秀,凉生枕席宜。
拨云开日月,噀水出虹蜺。
贫可留须睫,恩当记扊扅。
苍头行冒雨,赤脚出冲泥。
诗好声生吻,书工手著胝。
衰年得佳句,怀抱顿能移。
甲第潭潭莫羡渠,穷人从昔爱吾庐。
茆茨新洁嗟何欠,邻里追随故不疏。
瓮酱芬香盘早兔,臼齑珍酽脍寒鱼。
年丰日有携尊兴,家乘从今不一书。
甲申七月七,未明至三沟。
先妻南阳君,奄仳向行舟。
魂去寂无迹,追之固无由。
此苦极天地,心瞀肠如抽。
泣尽泪不续,岸草风飕飕。
柎殭尚疑生,大呼声裂喉。
柁师为我叹,挽卒为我愁。
戊子夏再过,感昔涕交流。
恐伤新人心,强制揩双眸。
未及归旅榇,悲恨何时休。
甲寅良月初,为拜帅垣檄。
遍走三荡所,村落怪荒寂。
人谓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宫,神仙其窟宅。
惯是名胜游,不许俗眼识。
余虽一俗吏,心实慕名德。
痴儿官事了,此行乌可惜。
天气暖如春,得意马蹄疾。
仆夫嗟况瘁,告我请休息。
止宿萧市中,明朝辨行色。
未晓垂玉绳,向风嘶金勒。
行行十数里,渐渐仙境出。
始见九锁峰,穷眸望不极。
一似天为门,四山作扃鐍。
云烟一齐起,松桧万古碧。
岩洞是处有,名了难尽忆。
入拜大有庭,奇特更奇特。
洞天与福地,它山得其一。
惟此为两全,四字揭奎画。
主人贝道士,高志颇嗜客。
引谒帝宸殿,金钉朱户饰。
出示御书经,凤篆龙章笔。
拜手拈瓣香,举头看近日。
既见抚掌泉,又观松花石。
小愒漱玉轩,恍惊风雨夕。
再登虚白楼,顿觉天地窄。
迤逦游二洞,其东名大涤。
仰视洞中山,群崖翠欲滴。
蛟龙现鳞距,天产非人力。
石鼓清可听,石鱼亦堪击。
中有一小洞,谓能隔凡迹。
稚子曾入去,海声亲听得。
出洞见一井,石栏四围赤。
云是葛翁泉,大旱无竭泽。
西洞号栖真,却在山绝壁。
华盖垂于上,狮子横其侧。
非烟亦非云,蟠结斩如刻。
上有倒挂仙,疑是帝所谪。
棋台别东西,棋子散黑白。
又见方尺地,三人可容膝。
下如空谷声,必是仙隐室。
道士虽携持,余亦倦登陟。
归息翠蛟亭,寒玉走鸣瀑。
心目尽开豁,尘累涣然释。
坡仙纪旧游,壁间著遗墨。
吾得继清赏,奚必问姑射。
试观殊胜地,何年是开辟。
虽慕子长游,未学子真逸。
可惜系微官,匆匆整还役。
小子不不诗,数章□纪实。
甲子初秋柳宿乖,皇天无雨只空雷。
正当七月初三夜,帝劝长星酒一杯。
甲第俯河湄,修亭面势宜。
琴樽长有乐,草木似无衰。
境胜青山敌,心閒白日迟。
祖良迷大隐,独与赤松期。
甲子今年甫一周。人间聊住八千秋。依依梅蕊看如雪,恰恰蟾华未上钩。分玉节,共南州。台城辇路记重游。相期一品归来健,兄弟华颠自献酬。
甲子穷时丧乱频,天教泽国着闲身。
无情花柳自春色,不觉山河多塞尘。
他日升平犹未老,此生流落且相亲。
江南江北经行处,莫话衣冠愁杀人。
甲马营中紫气高,属猪人已著黄袍。
此回天下地无事,可是山中睡得牢。
甲楯孤栖死不疑,那将宗社换西施。
想应尝胆秋风夜,恰似无忘李时。
甲观翔云覆,新宫书漏长。
柳条初弄色,梅蕊已飘香。
甲第开金穴,荣期乐自多。
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
竹引携琴入,花邀载酒过。
山公来取醉,时唱接篱歌。
甲门才子鼎科人,拂地蓝衫榜下新。
脱俗文章笑鹦鹉,凌云头角压麒麟。
金壶藉草溪亭晚,玉勒穿花野寺春。
多愧受恩同阙里,不嫌师僻与颜贫。
甲帐初停燕子飞,小雏相趁共差池。
春风吹水粼粼长,又有披香博士知。
甲第衡门忆并开,笑谈无日不追陪。
绕栏共觅花时句,隔壁尝呼雪夜杯。
一别青云俱蹭蹬,相逢白首重徘徊。
炎天卧病还同巷,早晚欣闻步屧来。
汉字甲的含义
甲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skin]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档??))。――《易·解》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armor]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甲jiǎ
⒈天干的第一位。也用作次序第一:~、乙、丙。〈引〉居首位,占第一:~等。富~一方。桂林山水~天下。
⒉动物护身的硬壳,也指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虫。龟~。指~。趾~。
⒊〈古〉军人打仗穿的护身服,用金属或皮革制成:铠~。盔~。〈引〉披甲的士兵:伏~将攻之。
⒋用金属制成具有保护功能的装备:装~车。
⒌旧时户口编制的一种,若干户为一~,若干~为一保,~设~长。
⒍[甲鱼]鳖。
⒎[甲骨文]我国商代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⒏[甲板]船体中相当于房屋楼层板隔的部分,将船体分隔为上下各层。一般指最上面的(船面的)一层。
⒐[甲子]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顺次互相配合,用来纪日、纪年、计算岁数等,从"甲子"起到"癸亥"止,轮一周为六十,叫"一个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