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羹商相业,粉额汉宫妆。
寄远与却月,六朝用弥彰。
犯寒清而洁,骚经何独忘。
拥卷怀灵均,灵均亦沉湘。
调古风高,神清气逸。
闻一唯升素王之堂,见微笑入空王之室。
恢恢绰绰兮以一而贯万,寂寂寥寥兮会万而归一。
此岂非八十三,住龙床角边。
南山之净慈,佛照之真子,
北磵老贼者耶。
调丝曲房下,援镜绮窗西。
妆罢金星出,歌残璧月低。
留欢夜未足,恨杀汝南鸡。
调羹手。残枝莫折离亭柳。离亭柳。年年春尽,为谁消瘦。海棠过雨愁红皱。行人驻马空搔首。空搔首。秦楼花月,凤城歌酒。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调古神清风自高,忘荣傲世性坚牢。
示一往还无个事,见人摇手莫忉忉。
调发今年迥不同,折冲果在笑谈中。
若非制阃规模定,安得兼全战守功。
调弓遣猿悲,削锯夺神造。
伊人天分高,甘以一事老。
奈何握寸颖,特自矜粉藻。
沈约仅如奴,子建何足道。
率尔为一快,公论日杲杲。
德艺有贵贱,君子廓怀抱。
调燮火工非小,差殊只在毫厘。鼎炉汞走黑铅飞。从此恐君丧志。须共真师细论,无令妄动轻为。幽微玄妙最深机。言语仍须避忌。
调御出火起正念,萨埵捧香生信心。
二士之意在笔外,彼太古者何情深。
调笑胡王坐玉鞍,蛇矛丈八跃如湍。
天子戎衣遥按剑,将军直为斩楼兰。
调高银字声还侧,物比柯亭韵校奇。
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
调元罢后久忘机,三见东山拜诏时。
言在典谟经舜问,规留廊庙许曹随。
人间岁月尊黄发,方外讴谣续紫芝。
举酒祝公千万寿,逍遥长与赤松期。
调云阕兮神座兴,骖云驾兮俨将升。
腾绛霄兮垂景祜,翘丹恳兮荷休征。
调笑何郎莫漫嫌,一杯为洗太官膻。
品题今自东湖始,汤沐新封羹颉边。
短制牙筹防易断,半和{左麦右骏去马}粉借微坚。
山鸡隽永堪司荐,岂是从来野性便。
调发年多籍半空,虎符招补至闽中。
庄农戎服来操戟,太守儒装学拍弓。
去日初辞乡树绿,到时愁见戌旗红。
募金莫作缠头费,留制衣袍御北风。
调羹休羡最南枝,国香继踵开酴醿。
先容岂藉早梅力,到了自结东君知。
孤芳缭绕春虽晚,典型题在黄金盏。
一家风骨端不凡,故使天公独青眼。
中兴英主方急贤,屡辞温诏挽不前。
平生忠赤照肝胆,危论鲠谔能回天。
左蜀分符尚馀略,浙路霜台亦轻著。
朝廷鼎鼐席尚虚,君家况是个中脚。
寒儒筦库埋晨昏,欲排阊阖嗟无门。
洗眼江淮看腾踏,妖气一扫清乾坤。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道以中枢密,心将外理同。
白头生远浪,丹叶下高枫。江上萧疏雨,何人对谢公。
调瑟劝离酒,苦谙荆楚门。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
潮落九疑迥,雨连三峡昏。同来不同去,迢递更伤魂。
汉字调的含义
调 diao
(形声。从言,周声。本义:声音调和;协调)
选拔或提拔官吏 [select or promote]
调故吏。――《汉书·昭帝纪》。注:“谓发选也。”
调关东轻车锐卒。――《汉书·宣帝纪》
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汉书》
婿竟不调。――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调头(换地方;自主的妓女迁居);调职(公务员调换服务单位)
征用,提取,征发 [allocate;take over for use;requisition]
特选横调。――《后汉书·左雄传》。注:“征也。”
又如:调发(征发);调练(征调操练);调取(发命令取人)
调动 [shift;transfer]
我是个调虎离山
调 diào
①调动;分派:~离、~兵谴将。
②曲调: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而成的一组音:二黄~、咏叹~。
③调式;决定整首乐曲取音高低的类别:F大~。
④声调。也指说话、读书、朗诵的腔调。又见tiáo。
【调号】〈音〉音乐符号。指定乐曲主音高度的符号。五线谱中在G谱号、F谱号或C谱号上加升记号或降记号来标明,标记在各行谱表的最左方。简谱中用1=C或1=G等符号,标记在乐曲的左上方。
【调虎离山】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位,乘机达到自己的目的。
【调遣】调派;分派。
【调式】〈音〉按照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组音(一般在七个音之内),并以某一个音为中心(即主音)、组成一个体系。如七声宫调式、自然大调式。
【调性】〈音〉调式类别与主音高度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如以C音为主音的大调式称C大调;以a音为主音的小调式称a小调。
────────────────—
调tiáo
⒈配合均匀适当:~色。~味。风~雨顺。
⒉使和谐:~解。~停(使争端平息)。
⒊戏弄,挑逗:~戏。~唆。~拨。~情。
⒋顽皮,爱开玩笑:~皮。
⒌[调剂]
①配药。
②调配,调整,使均匀:适当~剂。~剂原料。
⒍[调整]为适应新情况的需要而重新安排、配备:~整产、供、销结构。
────────────────—
调zhōu 1.朝,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