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开头的诗词,萧字开头古诗词,开头字是萧字的古诗,第1个字是萧字的诗句

古诗词开头字查询

请输入关键词:

例如:想查询字开头的诗,请输入汉字

查询类型:    

郎不顾凤楼人, 云涩回车泪脸新。 愁想蓬瀛归去路, 难窥旧苑碧桃春。
条对秋色, 相忆在云泉。 木落病身死, 潮平归思悬。 凉钟山顶寺, 暝火渡头船。 此地非吾士, 闲留又一年。
还是秋容暮。 炉薰已冷氲香注。 犹记踏香尘。 东风满院春。 冷烟迷望处。 声断阑干雨。 无计问行云。 黄昏空掩门。
乎, 忆者嵩山之卢。 卢扬州, 歙州。 相思过春花, 鬓毛生麦秋。 千灾万怪天南道, 猩猩鹦鹉皆人言。 山魈吹火虫入碗, 鸩鸟咒诅鲛吐涎。 就中南瘴欺北客, 凭君数磨犀角吃, 我忆君心千百间。 千百间君何时还, 使我夜夜劳魂魄。
关路绝久, 石堠亦为尘。 护塞空兵帐, 和戎在使臣。 风沙去国远, 雨雪换衣频。 若问凉州事, 凉州多汉人。
条郡城闭, 旅馆空寒烟。 秋月对愁客, 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 斗酒情依然。 一宿阻长会, 清风徒满川。
条起关塞, 摇飏下蓬瀛。 拂林花乱彩, 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 泛水织文生。 劳歌大风曲, 威加四海清。
晨骑马出皇都, 闻说埋冤在路隅。 别我已为泉下土, 思君犹似掌中珠。 四弦品柱声初绝, 三尺孤坟草已枯。 兰质蕙心何所在, 焉知过者是狂夫。
晚景寒, 独立望江壖。 沙渚几行雁, 风湾一只船。 落霞澄返照, 孤屿隔微烟。 极目思无尽, 乡心到眼前。
檐雪打窗声, 因忆江东阮步兵。 两信海潮书不达, 数峰稽岭眼长明。 梅繁几处垂鞭看, 酒好何人倚槛倾。 会待与君开秫瓮, 满船般载镜中行。
关陇水入官军, 青海黄河卷塞云。 北极转愁龙虎气, 西戎休纵犬羊群。 赞普多教使入秦, 数通和好止烟尘。 朝廷忽用哥舒将, 杀伐虚悲公主亲。 崆峒西极过昆仑, 驼马由来拥国门。 逆气数年吹路断, 蕃人闻道渐星奔。 勃律天西采玉河, 坚昆碧碗最来多。 旧随汉使千堆宝, 少答胡王万匹罗。 今春喜气满乾坤, 南北东西拱至尊。 大历二年调玉烛, 玄元皇帝圣云孙。
史幽栖地, 林间蹋凤毛。 洑流何处入, 乱石闭门高。 客醉挥金碗, 诗成得绣袍。 清秋多宴会, 终日困香醪。
屑杉松声, 寂寥寒夜虑。 州贫人吏稀, 雪满山城曙。 春塘看幽谷, 栖禽愁未去。 开闱正乱流, 宁辨花枝处。
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芦荻花, 郢客独辞家。 远棹依山响, 危樯转浦斜。 不寒澄浅石, 潮落涨虚沙。 莫与征徒望, 乡园去渐赊。
乌帽黄衫。 烟水拍云岩。 风清月白, 一双碧眼莹秋潭。 四海九州, 茫茫东北, 渺渺西南。 松霜杉露毵毵。 龙门隔如参井, 青城佳气与天参。 蔽山充野, 牡丹红外茯苓甘。 鹤顶凝丹, 隙驹蹀_, 尽百年闲。 乾坤云海风帆。 谯名定, 涪陵人。 受道于伊川。 后弃乡里, 隐河洛。 复归蜀, 居青城之老人村, 至今尚存。
羸马正尘埃, 又送輶轩向吹台。 别酒莫辞今夜醉, 故人知是几时回。 泉经华岳犹应冻, 花到梁园始合开。 为谢东门抱关吏, 不堪惆怅满离杯。
氏贤夫妇, 茅家好弟兄。 羽轮飙驾赴层城。 高会尽仙卿。 一曲云谣为寿。 倒尽金壶碧酒。 醺酣争撼白榆花。 踏碎九光霞。
条登古台, 回首黄金屋。 落叶不归林, 高陵永为谷。 妆容徒自丽, 舞态阅谁目。 惆怅繐帷空, 歌声苦于哭。
郎自小贤, 爱客不言钱。 有酒轻寒夜, 无愁倚少年。 闲寻织锦字, 醉上看花船。 好是关身事, 从人道性偏。
萧字的释义

汉字萧的含义及解释

(形声。从艸,肃声。本义:艾蒿)

同本义 [worm wood]

萧,艾蒿也。――《说文》

萧萩。――《尔雅》。注:“即蒿。”

共萧茅。――《周礼·甸师》

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

古国名 [Xiao state]。春秋时宋的附庸,灭于楚。地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楚子伐萧。――《左传》

县名 [Xiao county]。在安徽省北端,东邻江苏省,西接河南省。秦置县

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萧条,冷落;荒凉 [desola

萧(蕭)

⒈〈古〉称香蒿,也叫"青蒿"。

⒉冷落,冷静:~然。~索。

⒊[萧条]

①冷落寂寞:景象~条。

②停滞,萎缩:经济~条。

⒋[萧瑟]

①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秋风~瑟。

②冷落凄凉的样子。

⒌[萧萧]像声词。马叫声,风声,树叶坠落声等:~~马鸣。

⒍[萧墙]〈古〉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喻〉内部:~墙之祸。

⒎"萧"姓,俗写作"肖"。

────────────────—

萧xiāo 1.蒿类植物的一种。即艾蒿。 2.萧条冷落;凄凉。 3.稀疏。 4.指萧斧。 5.见"萧森"。 6.见"萧然"。 7.通"肃"。参见"萧墙"﹑"萧斧"。 8.古国名。春秋时宋的附庸,子姓。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公元前597年灭于楚。后仍为宋邑。 9.姓。

诗词大全
经典诗集
诗集大全
各个朝代的诗
课本古诗诗辞
黄历查询
日历查询
今年黄历